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洁

作者: 白洁;陈继兰;李冬立;岳文斌;郑麦青;赵桂苹;文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北京油鸡;胴体性状;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13 年 25 卷 10 期

页码: 2266-22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不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型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42日龄北京油鸡公鸡4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3层阶梯式笼养,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1.76、12.39、13.02和13.65 M J/kg的饲粮(Ⅰ~Ⅳ组)。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所有鸡只全部宰杀,测定屠宰性能;每个重复随机选取7只鸡,翅静脉采血,据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进行基因分型,即未突变型(MM)、杂合型(MN)和突变型(NN),并测定IM F含量。结果表明:1)Ⅲ组(13.02 M 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Ⅰ组(11.76 MJ/kg代谢能组)和Ⅱ组(12.39 MJ/kg代谢能组)(P<0.05),但与Ⅳ组(13.65 MJ/kg代谢能组)无显著差异(P>0.50)。2)13.65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腹脂率分别是11.76、12.39、13.02 MJ/kg代谢能组的1.65、2.43和2.50倍,差异显著(P<0.05);与中等代谢能(12.39和13.02 MJ/kg)相比,高代谢能(13.65 MJ/kg)可增加NN北京油鸡的腹脂率,但对MM和MN无显著影响(P>0.10)。3)12.39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胸肌IMF含量分别是11.76、13.02和13.65 MJ/kg代谢能组的1.35、1.34和1.32倍,差异显著(P<0.05),后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M北京油鸡腿肌IMF含量和脂肪组织中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 N和NN(P<0.05),且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 F含量和基因型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13.02 MJ/kg代谢能饲粮提高了7~13周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和全净膛率;13.65 MJ/kg代谢能饲粮增加了北京油鸡的腹脂率,尤其是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的北京油鸡,但未提高肌肉IMF含量。

分类号: S831.5

  • 相关文献

[1]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及其杂交群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李鑫,陈小辛,张俪萍,柳俭强,安鼎杰,李旭,张宇霄,张立春. 2024

[2]基于BLUP和GBLUP方法估计北京油鸡胴体和肉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差异. 李晶,王杰,康慧敏,刘冉冉,李华,赵桂苹. 2020

[3]中国环颈雉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遗传特性研究. 吴琼,邢秀梅,荣敏,杨福合. 2013

[4]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概况. 荣光辉,侯水生,赵文明,陈国宏. 2014

[5]牛CAPN3基因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柳思源,徐靖博,任久生,于汪洋,杨连玉,邓琼,姜昊,马腾壑,赵志辉,贾丽坤,贾丽伟,赵玉民,张嘉保. 2011

[6]中国部分绵羊品种BMPR-IB基因RFLP多态性的研究. 刘凤丽,刘永斌,王峰,王瑞,田春英,刘美霞,魏建民,荣威恒. 2007

[7]不同遗传背景猪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其血清含量的关联分析. 李梦姝,孙福亮,柳俭强,曹阳,李兆华,金海国,张立春. 2019

[8]中国荷斯坦牛TLR2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张翠霞,王洪梅,李建斌,王长法,赖松家,李秋玲,仲跻峰. 2008

[9]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文昌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赵东伟,钱凯,吴旭,李慧芳,陈宽维,汤青萍. 2009

[10]马铃薯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甘晓燕,巩檑,聂峰杰,石磊,陈虞超,张丽,宋玉霞. 2016

[11]鸭羽色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陈星,吴艳,杨宇,叶胜强,龚萍,童新红,王丽霞. 2019

[12]基于测序技术的海南地方猪TLR4基因多态性分析. 张艳,刘海隆,王文秀,黄丽丽. 2019

[13]绵羊FGF5基因Exon 3多态性对毛用性状的影响. 张立春,尹峰,柳俭强,李梦姝,王春昕,曹阳,朴庆林,金海国,张明新. 2018

[14]儿童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esxA、fbpB、Rv2660c基因多态性研究. 马廷廷,黄延风,杨震华,苏薇. 2017

[15]不同地方品种牦牛IGF-1基因的PCR-SSCP分析. 姚玉妮,阎萍,梁春年,裴杰,曾玉锋,郭宪,包鹏甲. 2008

[16]STATs家族基因多态性在奶牛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褚敏,阎萍,裴杰,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 2011

[17]基因多态性与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刘利,黄金明,张嘉保,仲跻峰. 2008

[18]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5-羟色胺2A受体启动区多态性与心境障碍发病、性别、症状、自杀的相关性. 柳文华,张兰,殷宏,罗建勋. 2012

[19]滩羊FGF5、COQ9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马丽娜,田进阳,王锦,赵正伟,马青. 2024

[20]中国草原红牛HTR2A基因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思月,云巾宴,刘宇,肖成,赵玉民,吴健,曹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