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片发色新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福田

作者: 于福田;岑剑伟;杨贤庆;李来好;魏涯;郝淑贤;林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非鱼片;发色;机理;CO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32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良好的食品色泽,不仅能刺激人们的食欲和购买欲,还能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罗非鱼片发色技术逐渐在国内外水产加工业中盛行。本文就国内外罗非鱼片发色的新技术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复合剂发色等发色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进展,并分析了罗非鱼片发色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其在水产品加工贮藏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片非一氧化碳发色方法的研究. 赵敏,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岑剑伟,林织. 2019

[2]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 郝淑贤,何俊燕,李来好,黄卉,岑剑伟,马海霞,邓建朝. 2011

[3]一氧化碳发色肉制品安全性分析.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石红,陈胜军,周婉君. 2006

[4]微生物发酵对培根品质的影响. 郑开良,陆东和,苏华堂,陈祖铅,黄辉煌. 2014

[5]~(60)Co-γ辐射处理培育非整倍体月季新品种. 许杜意,葛红,黄善武,邓光华,李秋香,王甜甜,葛维亚. 2007

[6]沃氏甲烷球菌利用CO产CH_4代谢途径的研究. 刘莉,徐恒,周正,邓宇,尹小波. 2007

[7]利用沃氏甲烷球菌将CO转化成CH_4的研究初报. 刘莉,刘晓凤,王娟,尹小波,邓宇,胡国全,代丽容,徐恒. 2006

[8]粮食仓贮害虫对~(60)Co—Υ射线的敏感性及辐照对粮食品质的影响. 刘书城,王传耀,张淑芬,蒋梦月. 1987

[9]~(60)Coγ射线对绿豆种子剂量效应研究. 姚绍满. 1989

[10]不同加工方式对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区段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孙伟丽,赵海平,张国坤,张伟,张婷,李光玉. 2018

[11]两种蛤仔线粒体16SrRNA基因和CO I基因的序列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方建光,王如才. 2011

[12]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13]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专毒性研究.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吴燕燕,钟志勇,戚勃,李春生,邓建朝. 2017

[14]以生物胺变化评价冷藏罗非鱼片腐败进程. 刘寿春,钟赛意,马长伟,李平兰,杨信廷. 2012

[15]几种杀菌方法对罗非鱼片鱼肉品质的影响比较.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赵永强,魏涯,郝淑贤,林织. 2020

[16]微酸性电解水冰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魏涯,赵永强,郝淑贤,林织. 2019

[17]微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魏涯,赵永强,林织. 2019

[18]电子束辐照杀菌对罗非鱼片冷藏期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戚文元,王海宏,岳玲,陈志军,颜伟强,郑琦,包英姿,张艳艳,孔秋莲. 2020

[19]液熏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 陈胜军,李来好,薛长湖,黄靖芬,杨贤庆. 2010

[20]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罗非鱼片冷藏保鲜作用的研究. 黄盛东,陈松,潘江球,蔡鹰,李思东,李普旺,杨锡洪,吴玉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