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鸭红

作者: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殖障碍;种间杂种;近等基因系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12 期

页码: 2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栽培稻种间杂种的高度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的最主要障碍.用携带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以亚洲栽培稻为背景的桥梁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可望大大缓解种间杂种的不育.以亚洲栽培稻合系39和非洲栽培稻IRGC104049为材料,培育出一批BC2F10中间材料,其表现型与轮回亲本表现型一致,供体遗传背景占14.18%.用其与合系39回交培育出的BC3F1花粉和小穗均为半不育,BC3F2群体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呈双峰分布,分成半不育和可育两类.第六染色体的RM589、RM588、RM190、RM7639、RM586标记与目标性状相关极显著,并把控制育性的位点定位在RM190和RM7639间,距离分别为3.2cM、4.8cM,说明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已导入合系3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90和RM7639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1在合系39背景下的配子消除作用达到79.61%,遗传基本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eomesa功能缺失对斑马鱼雌鱼生殖的影响. 张婷婷,佟广香,孙志鹏,闫婷,唐国盘,周慧杰,匡友谊. 2023

[2]植物远缘杂交受精后生殖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邓衍明,叶晓青. 2013

[3]园艺作物远缘杂交受精前生殖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邓衍明,叶晓青. 2012

[4]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种的鉴定. 谭亚飞,张强,赵艳艳,许茜,李扬,原玉香,姚秋菊,蒋武生,魏小春,王志勇,张晓伟. 2017

[5]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颜辉煌,熊振民,闵绍楷,胡慧英,张志涛,田淑兰,汤圣祥. 1997

[6]花生新品种(系)东营盐碱地种植丰产性初步评价. 王传堂,王秀贞,吴琪,唐月异,孙全喜,王志伟. 2016

[7]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颜辉煌,胡慧英,张雪琴,张志涛,田淑兰,熊振民,闵绍楷. 1997

[8]花生属种间杂种F_1的雄配子发生与发育特点研究. 吴兰荣,李正超. 2002

[9]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2011

[10]一例母--及其亲子DNA指纹与血清蛋白、酯酶遗传的研究. 赵振民. 1997

[11]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分析. 王爱华,马红叶,李荣飞,杨仕品,乔荣,钟霈霖. 2021

[12]利用黄毛草莓创制蜜桃香味草莓新株系. 王爱华,钟霈霖,吴青青,马红叶,杨仕品,李荣飞,乔荣. 2020

[13]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 智海英,岳青,陈敏克,马海龙. 2020

[14]陆地棉86-1(G.hirsutum L.)与辣根棉(G. armourianum Kearn.)种间杂种及其利用的研究. 钱思颖,周宝良,黄骏麒,彭跃进,顾立美,徐英俊,沈新莲. 1995

[15]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 靖深蓉,刘少林,邢朝柱. 1993

[16]辣椒C.frutescens×C.chinense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陈学军,周坤华,方荣,缪南生,王长林. 2012

[17]洋葱大葱种间杂种鉴定方法建立与应用. 田保华,梁毅,陈丽,王永勤,裴雁曦. 2011

[18]犏牛及其亲本(牦牛;黄牛)体细胞染色体研究. 李孔亮,芦鸣计,刘汉英,许玉德. 1984

[19]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周家武,杨友琼,邓先能. 2003

[20]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