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型与种植密度对玉米花生间作种间竞争的协调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涵
作者: 刘涵;丁迪;汪江涛;郑宾;王笑笑;朱晨旭;刘娟;刘领;付国占;焦念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玉米穗型;种植密度;种间竞争;间作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57 卷 019 期
页码: 3758-37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玉米(Zea mays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间作(玉米||花生)共处后期种间竞争抑制间作优势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探究玉米穗型与种植密度对玉米||花生种间竞争的协调效应及机理,确定合理的间作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为玉米||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于2022—202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选用中穗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大穗型玉米品种‘MC4520’,在间作玉米5.00万株/hm2(D1)和4.55万株/hm2(D2)2个种植密度下,研究玉米穗型与种植密度对玉米||花生种间竞争和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均表明,与D1密度下中穗型玉米‘郑单958’花生间作(MD1ZD||P)相比,D2密度下中穗型玉米‘郑单958’花生间作(MD2ZD||P)和D2密度下大穗型玉米‘MC4520’花生间作(MD2MC||P)均能增强共处后期花生冠层日均光照强度,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和最大生长速率;MD2MC||P促进玉米和花生群体干物质积累,尤其在玉米籽粒和花生荚果中分别提高26.41%—30.11%和8.06%—8.25%;MD2ZD||P和MD2MC||P均能提高花生种间竞争力,在MD2MC||P共处后期花生种间竞争力指数Ap、CRp和Kp分别提高7.55%—19.10%、4.23%—9.12%和9.05%—9.60%;MD2ZD||P中玉米产量降低8.09%—8.19%,其间作体系产量和间作优势分别降低2.23%—2.58%和7.55%—13.29%,MD2MC||P能提高玉米和花生产量,其间作体系产量和间作优势分别显著提高6.28%—7.45%和11.85%—27.18%(P<0.05)。【结论】在该试验区,相比中穗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以密度5.00万株/hm2与花生间作,大穗型玉米品种‘MC4520’以密度4.55万株/hm2与花生间作,可充分发挥玉米个体生产潜力,确保玉米产量不降低,关键更有利于协调玉米||花生共处后期种间光竞争,增强花生种间竞争力,提高花生产量,从而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和间作优势。
分类号: S565.2%S513
- 相关文献
[1]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唐柳办,王家豪,王雷挺,王普昶,赵丽丽. 2022
[2]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李伟绮. 2019
[3]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刘广才,杨祁峰,李隆,孙建好. 2008
[4]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王灿,杨建峰,祖超,李志刚,鱼欢,邬华松. 2015
[5]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刘广才,李隆,黄高宝,孙建好,郭天文,张福锁. 2005
[6]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7]小麦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 李隆,李晓林,张福锁,孙建好,杨思存,芦满济. 2000
[8]玉米氮素吸收分配规律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孟维伟,南镇武,高华鑫,徐杰,白雪,刘灵艳,张正. 2018
[9]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孟维伟,高华鑫,张正,夏海勇,刘灵艳,郭峰,李宗新,万书波. 2016
[10]玉米花生间作高效复合模式防风蚀技术研究. 苏君伟,王慧新,颜景波,吴占鹏,李楠,蔡力夫,吴金桐. 2013
[11]不同玉米Ⅱ花生模式对花生产量及氮和钙养分吸收的影响. 赵婷婷,伊淼,王建国,张佳蕾,刘珂珂,高华鑫,崔利,张正,郭峰,万书波. 2024
[12]玉米和花生间作体系光合碳同化酶活性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 李雪,刘娟,薛华龙,孙增光,王飞,尹飞,刘领,焦念元. 2021
[13]施氮量对玉米花生宽幅间作体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徐杰,张正,孟维伟,高华鑫,刘灵艳,张佳蕾,南镇武,万书波. 2017
[14]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 李庆凯,刘苹,赵海军,宋效宗,林海涛,沈玉文,李林,万书波. 2020
[15]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花生间作对不同降水年型下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孙翔龙,冯良山,杨宁,张诗行,夏桂敏. 2024
[16]威宁草芦与豆科牧草混播种间竞争初探. 杨义成,龙忠富,卢敏. 2008
[17]柳枝稷与苜蓿混作生长特征及竞争作用研究. 高阳,安雨,王志锋,任伟,徐安凯. 2016
[18]枣麦间作枣园主要蚧虫复合种群结构及生态位. 师光禄,王有年,刘素琪,苗振旺,曹挥,李登科,张铁强,于同泉. 2006
[19]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 林慧龙,董世魁. 2003
[20]螺旋粉虱产卵蜡泌物对香蕉网蝽的拒食活性. 丁茜,廖永林,吴伟坚,符悦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河南省主要花生产区精准调控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张俊;臧秀旺;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丁国辉;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花生精准调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张俊;臧秀旺;高伟;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崔亚男;郝西;刘娟;张俊;高伟;张朋磊;刘梦雅;张曼;刘兵;刘海礁;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干旱胁迫;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藜麦种质资源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作者:吕二锁;吴晓华;刘志萍;刘锦川;刘娟;赵轩微;叶君
关键词:藜麦;氨基酸;FAO/WHO理想蛋白标准;蛋白质营养价值
-
四川省乡村产业的演进历程、逻辑及发展走向-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H村和F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常洁;张雯鑫;刘娟;夏小江
关键词:乡村产业;历史变迁;城乡关系;四川省
-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A59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轩微;叶君;张海斌;刘娟;吴晓华;崔国惠;李元清;王小兵
关键词:春小麦;农麦A59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成年态柑橘枝条外植体无菌化培养研究
作者:张平;刘娟;胡其军;张玉婷;孔佑涵;吴娟娟
关键词:柑橘;成年态外植体;污染率;茎尖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