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茵菌株的初步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伟平

作者: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僵茵;甘薯小象甲;菌株筛选;致病力;产孢量;萌发率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1 年 15 卷 011 期

页码: 45-47

摘要: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对小象甲的优良生防菌株,对分离自不同寄主的8株白僵茵进行了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指标研究;采用浸渍法,进行了白僵菌对甘薯小象甲成虫侵染能力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白僵茵菌株Gxj-10和Xwy-1感染甘薯小象甲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1%和60.7%,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且在培养过程中产孢量较高.2株菌株在防治甘薯小象甲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分类号: Q965

  • 相关文献

[1]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2]甘蓝蚜优良球孢白僵菌BD061-3菌株的筛选. 刘帅,李瑞军,陆秀君,李静,董建臻,谢咸升. 2009

[3]金龟子绿僵菌孢子低温休眠与复苏. 李宝玉,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2005

[4]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2008

[5]亚洲玉米螟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孙艺昕,门兴元,于毅,张思聪,夏小菊,叶保华,李丽莉. 2017

[6]稻蛀茎夜蛾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 胡本进,徐丽娜,胡飞,周子燕,李昌春. 2015

[7]绿僵菌菌株对蔗根土天牛幼虫的毒力. 曾涛,曾宪儒,韦德卫,王助引. 2010

[8]中国甘薯小象甲的rDNA ITS-1遗传变异及入侵来源研究. 于海滨,沈江卫,马娟,马辉杰,陈书龙. 2011

[9]5种药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秦双,吉训聪,林珠凤,王三勇,王海洪,陈海燕. 2021

[10]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防效. 何文,张秀芬,黄珍玲,黄小娟,蒋婷,郭素云. 2022

[11]10种甘薯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抗性分析. 明如倩,史谊君,潘如军,唐秀桦,任立云. 2021

[12]甘薯小象甲对不同甘薯品种的趋性反应试验. 雷剑,张萌,张静珍,王连军,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 2021

[13]Chelex-100法提取甘薯小象甲DNA及云南地区甘薯小象甲的分子鉴定. 徐可成,董跃丽,杨子祥,韦永贵,黄琼,孙跃先. 2017

[14]甘薯小象甲的防治研究进展. 黄立飞,黄实辉,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李育军,王章英,罗忠霞. 2011

[15]甘薯小象甲田间发生规律试验研究. 张富仙,沈升法,邵晓伟,吴列洪. 2024

[16]甘薯小象甲形态特征及产卵习性观察. 李建忠,涂育文,刘敏,郑泓泽,章金明. 2024

[17]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于海滨,郑琴,陈书龙. 2010

[18]三峡库区甘薯小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张祯,范开举,邹祥明,张菡,王良平,陈书龙,王容燕. 2013

[19]PTD-Cry3Aa原核融合表达产物对甘薯小象甲的活性研究. 邱道寿,刘晓津. 2012

[20]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潘如军,唐秀桦,何龙飞,任立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