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鱼繁殖特征及呼玛河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培伦

作者: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崔康成;高文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呼玛河;大麻哈鱼;产卵繁殖;鱼巢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1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在研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卵繁殖特征同时,对呼玛河大麻哈鱼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进行验证。2017年10月下旬,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捕繁殖洄游大麻哈鱼80尾(雌、雄鱼各40尾),运至呼玛河支流—韩辉套子开展相关实验,依水深、流速、底质、泉眼数量、水草和绿藻密布等地理特征,用拦网将实验河段分为A、B、C、D 4个实验区。同年10月28日—11月9日大麻哈鱼繁殖期间,每日上午在实验区观察记录大麻哈鱼鱼巢位置、形状、规格、区域等指标,用大疆精灵Phantom 4航拍机、GoPro hero 5水下摄像机拍摄大麻哈鱼筑巢行为,回收繁殖后死亡亲鱼并测定实验水域水化学指标。2018年4月13—15日,挖掘部分浅水水域鱼巢,水下摄像观察大麻哈鱼受精卵发育情况,测定各区域水体理化因子。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在进入实验水域后约1周完成繁殖活动,其后逐渐死亡。期间共发现大麻哈鱼巢24处,主要分布于C区;大麻哈鱼由雌鱼筑巢、掩埋巢穴并守护鱼巢,鱼巢多为圆形和椭圆形,筑在流速较小、水深0.2~0.8m、河床底质为卵石、石砾的水域。统计回收亲鱼发现,参与产卵繁殖的雌性个体约占90%,受精卵经过5个月左右孵化进入卵黄囊仔鱼期,能够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推测呼玛河大麻哈鱼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尚存。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黄鳝对不同鱼巢选择及回巢行为的初步研究. 孙小淋,吕巍巍,袁泉,黄伟伟,周文宗. 2020

[2]大麻哈鱼产卵场适宜性指数构建及权重分析. 崔康成,刘伟,高文燕,李培伦,王继隆,唐富江. 2019

[3]呼玛河韩辉套子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鲁万桥,唐富江. 2021

[4]呼玛河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唐富江,姜作发,董崇智,马波,战培荣. 2007

[5]呼玛河生态评价与生态红线的研究. 吴晓春,霍堂斌,张鸿军,王天才. 2014

[6]呼玛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 窦乾明,王慧博,宋聃,都雪,王乐,黄晓丽,赵晨,霍堂斌. 2023

[7]呼玛河细鳞鱼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董崇智,夏重志,姜作发,赵春刚,王忠学,刘玉仙,张士臣. 1997

[8]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9]大麻哈鱼不同月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李培伦,刘伟,姜黎明,王继隆,唐富江,崔康成,高文燕. 2019

[10]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11]绥芬河大麻哈鱼个体生物学研究. 王继隆,刘伟,王维坤,李培伦,杨文波. 2020

[12]大麻哈鱼生长前期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学观察. 李培伦,王继隆,鲁万桥,唐富江,刘伟. 2020

[13]人工环境饲养大麻哈鱼初步试验研究. 战培荣,刘伟. 2011

[14]大麻哈鱼SRAP反应体系正交设计及优化. 张慧,孙中武,刘伟,尹洪滨. 2010

[15]黑龙江水系(中国)秋大麻哈鱼回归群体变动分析. 唐富江,刘伟,徐凤龙,马波,霍堂斌,姜作发. 2010

[16]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王继隆,刘伟,唐富江. 2013

[17]两种鲑科鱼类仔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对比观察. 关海红,徐伟,匡友谊,赵春刚,尹家胜. 2009

[18]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的溯河生殖群体结构. 董崇智,赵春刚,王金,朱翥. 1999

[19]绥芬河大麻哈鱼类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张觉民. 1993

[20]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婚姻色差异的生态指征意义. 唐富江,王继隆,刘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