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植物印楝利用研究概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文亮
作者: 潘文亮;张春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印楝;利用;研究概况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1997 年 01 期
页码: 26-28
摘要: 即楝是著名的杀虫植物,国内外在其杀虫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综述了关于印楝在杀虫作用方式、利用方式、加工剂型、产品及在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分类号: TQ453
- 相关文献
[1]印楝种仁中印楝素含量的变异. 程金焕,徐永强,彭兴民,张燕平. 2009
[2]印楝果实成熟期调查及不同采收期印楝素含量的变化. 程金焕,彭华,彭兴民,张燕平. 2009
[3]响应面优化诱导子促进印楝悬浮细胞培养产印楝素的研究. 张云竹,方佳,钟秋平. 2015
[4]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徐汉虹,赖多,张志祥. 2017
[5]均匀设计超声循环提取印楝活性物质的研究. 蔡春茂,韩丙军,姜欣,周楷博,彭黎旭. 2009
[6]印楝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活性研究. 赵冬香,徐汉虹,高景林,江定心. 2003
[7]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赵冬香,高景林,徐汉虹,陈宗懋. 2005
[8]印楝提取物对瓜绢螟的拒食活性研究. 何书海,韩丙军,彭黎旭. 2006
[9]印楝种仁5种活性成分纯化与定量分析. 何静,黄华平,韩丙军,何书海,林靖凌,蔡春茂. 2007
[10]印楝活性物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彭黎旭,韩丙军,韩汉鹏,殷宁. 2007
[11]植物源农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韩鹏杰,高越,杜恩强,樊建斌. 2011
[12]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李一兵,龚桂芝,彭祝春,王炯,董倩倩,王艳杰,洪棋斌. 2017
[13]印楝种仁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靖凌,蔡春茂,彭黎旭. 2008
[14]印楝6种活性成分的抑菌效果. 林靖凌,蔡春茂,周凯博,姜欣,彭黎旭. 2008
[15]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16]桑树育种研究概述. 孙日彦,梁明芝,宋慧贞,樊孔彰,王林. 1995
[17]特色烟叶开发研究进展. 陈俊标,李淑玲,谭铭喜,张振臣,邱道寿. 2008
[18]苜蓿种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于洪柱,王志锋,徐安凯,周艳春,朴庆林,王洪君. 2008
[19]我国渔药研究概况和学科建设的初步探讨. 赵明军,张洪玉,彭翔,夏磊,孙昭宁. 2012
[20]小反刍兽疫研究概况. 陈发喜,孙爱红,蔡扩军,何克明,范玉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苜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党志红;安静杰;刘浩升;张涛;高占林;潘文亮;李耀发
关键词:苜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性诱剂
-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
作者:安静杰;高占林;党志红;赵玉敬;窦亚楠;闫秀;华佳楠;潘文亮;郭江龙;李耀发
关键词:棉蚜;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监测;抗药性;交互抗性
-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作者: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
关键词:棉铃虫;松毛虫赤眼蜂;双酰胺类杀虫剂;毒力
-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毒力的温度效应
作者:窦亚楠;安静杰;高占林;党志红;潘文亮;李耀发
关键词:甜菜夜蛾;双酰胺类杀虫剂;温度效应;温度系数
-
5种杀虫剂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涂学为;安静杰;窦亚楠;高占林;党志红;潘文亮;赵国存;李耀发
关键词:棉蚜;噻虫胺;拌种;田间药效;安全性
-
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作者:安静杰;高占林;党志红;闫秀;潘文亮;李耀发
关键词:棉蚜;氟啶虫胺腈;抗性监测;现实遗传力;风险评估
-
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作者:彭建红;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
关键词:麦长管蚜;棉蚜;新烟碱类杀虫剂;拒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