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模拟优化的中国草地综合顺序分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小妮

作者: 柳小妮;郭婧;任正超;胡自治;陈全功;张德罡;朱华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模拟;气象要素;草地;分类;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9 期

页码: 222-22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原理,利用中国区域1961—2004年的气象信息数据,以及1km分辨率的DEM(高程)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优化的气象要素模拟方法——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以及3种传统插值方法,模拟了中国多年平均的>0℃年积温(Σθ)和年均降水量(r)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MMRR法对中国草地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AMMRR模拟得到的Σθ和r与实测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和0.974,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平均误差(R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种传统插值方法。2)AMMRR通过经纬度、海拔高度与气象要素间的多元回归以及残差分析修正,不仅弥补了原始站点不足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海拔落差较大区域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区域,4种方法模拟的效果较一致,其空间格局与真实地理环境相似;但站点稀疏而且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只有AMMRR的模拟结果才能反映出小尺度空间分布中地形的空间分异作用,结果比较理想。3)依据CSCS,中国草地包括除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ⅦA7)的其他41个地带性草地类。从南到北,Σθ减小,依次分布着炎热潮湿雨林类(ⅦF42)-亚热潮湿常绿阔叶林类(ⅥF41)-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ⅣF39);从东向西,r降低,依次分布着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ⅢF38)-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ⅢD24)-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ⅢC17),地带性规律明显。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武艳娟,王建国. 2014

[2]气象因素对盐城小麦生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与对策. 王海洋,赵德才,顾根宝,张俊喜,申玉香,陶红,杨华. 2000

[3]石榴果实生长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申东虎,韩秀梅,朱晓义. 2010

[4]基于GIS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马轩龙,李春娥,陈全功. 2008

[5]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李军龙,张剑,张丛,陈全功. 2006

[6]大气环流指数和地面气象要素对海南省橡胶树白粉病的影响. 白蕤,李宁,陈汇林,刘少军,陈小敏,邹海平. 2019

[7]长江流域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肖松华,刘剑光. 2003

[8]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薛红. 2009

[9]2010–2018年海南儋州橡胶林碳水通量和微气象要素数据集. 杨思琪,刘俊屹,杨川,兰国玉,宋波,吴志祥. 2022

[10]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以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为例. 邓安妮,俞佳固,杨晓娟,魏英楠,刘航铖,姚宁. 2024

[11]锡林郭勒草原蒸散发月季动态及相关因子分析.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玉山,包玉海. 2017

[12]气象要素与马铃薯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王立春. 2008

[13]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李迎,吕谋超,张海文,邓忠,刘春成,姜明梁. 2017

[14]基于GIS海南岛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法比较分析. 张莉莉,陶忠良,张京红. 2012

[15]呼伦贝尔植被蒸散发时空变化研究. 张翔,朱晓昱,沈贝贝,包玉海,海全胜,辛晓平. 2020

[16]基于MOD16A2的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的蒸散发时空动态.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包玉海. 2016

[17]基于地理和气象要素的春玉米生育期栅格化方法. 刘勤,严昌荣,梅旭荣,杨建莹,翟治芬. 2011

[18]西藏草地的保护与建设. 魏学红,田广华. 2002

[19]放牧、舍饲与生态建设刍议. 贾明,阿拉塔,宝音贺希格,边峰云,梁涛,那雅,曾耀武,王泽平. 2002

[20]关于风化花岗岩荒山产沙量的计算. 木本秋津,内田太郎,水山高久,李昌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