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优质糯小麦新品种川糯麦145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式昭
作者: 李式昭;朱华忠;涂洋;伍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小麦;川糯麦1456;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174-176
摘要: 川糯麦145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06008/西南161(白粒)高代材料为母本、川0700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糯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多种病害、株高适中、抗倒性强、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22年通过重庆市审定和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川糯麦1456的品种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其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 2009
[2]中粳新品种盐稻6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 2002
[3]水稻新品种浑粳377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杨宇,吕军,胡春梅,姜洪涛,赵成全,周毓珩. 2017
[4]玉米新品种九单5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马兰芳,杨光东,杨立冬,李洪刚,朱研. 2021
[5]优质糯玉米品种香甜糯39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蒋华科,莫武平,林森,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韦冠睦. 2021
[6]糯玉米新品种柳糯59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林森,莫武平,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蒋华科,刘珊珊. 2020
[7]中熟玉米新品种L106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永军,崔雪艳,张健. 2023
[8]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冬莲,朱倩,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 2009
[9]耐旱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 朱启升,王士梅,张世林,张德文,杨前进,董军,汪婉琳,冯春. 2007
[10]中熟、米质优、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蒙红谷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温蕊,赵雅杰,贾祎明,金晓蕾,卢旭东,张继宏,张永虎,杨立荣. 2024
[11]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国锦,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合云,杜龙岗. 2010
[12]高产优质杂产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任洪,柏光晓. 2001
[13]磕食型向日葵良种辽磕杂1号. 王德生. 2004
[14]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晋单48号. 贾志森,智建奇,贾春花. 2005
[15]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中麦93的选育. 王德森,李思敏,陈新民,何中虎,肖永贵,张运洪,郝元峰. 2018
[16]谷子新品种晋谷31例选育. 朱玉,鲁喜荣. 2003
[17]谷秆两用稻新品种东南201. 叶新福,蒋家焕,卢礼斌,陈君琛,黄群楼,郑金贵. 2005
[18]耐湿、中抗霉病小麦新品种―宁盐1号. 蔡士宾. 2003
[19]丰产抗虫特优势纤维棉花新种质冀优642. 刘存敬,李延增. 2002
[20]杂交灿稻新组合29优559及栽培制种技术. 唐红生,姚立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吴晓丽;李朝苏;刘淼;李明;李式昭;熊涛;汤永禄
关键词:耕作方式;生防制剂;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子囊壳
-
中国长江流域冬麦区小麦品种试验精确度回溯分析
作者:张笑晴;吴宏亚;伍玲;霍珊珊;汪尊杰;朱华忠
关键词:小麦;试验精确度;品种比较精确度;试验误差变异系数;相对最小显著差数
-
利用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对四川条锈病变化进行抗性监测及分析
作者:李式昭;杨漫宇;涂洋;朱华忠;郑建敏;万洪深;刘泽厚;罗江陶;杨恩年;伍玲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抗性鉴定
-
四川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邓清燕;罗江陶;郑建敏;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夏先全;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Fhb基因;分子检测;抗病育种
-
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初步分析
作者:郑建敏;蒲宗君;吕季娟;杜小英;甯顺腙;罗江陶;邓清燕;刘培勋;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
关键词: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品质指标;聚类
-
高效聚合抗赤霉病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制
作者:李式昭;邓清燕;涂洋;伍玲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分子检测;育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