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油菜周年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杜娟

作者: 高杜娟;刘兴录;兰志斌;赵杨;陈友德;周斌;吕艳梅;罗先富;唐善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免耕;直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宏基因组测序;耕作方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1 年 016 期

页码: 74-8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索土壤微生态对稻-油系统周年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利用湘北洞庭湖区长期免耕直播土壤,设置稻-油轮作试验,通过比较双免耕双直播和旋耕抛栽土壤中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和菌群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宏基因组测序表明,细菌群落在2种耕作方式下组成相似,双免耕双直播下细菌多样性更高;真菌群落在不同耕作方式下有不同的真菌类型,但旋耕抛栽下真菌多样性更高。菌群功能分析显示,需氧和兼性厌氧原核微生物相对丰度在双免耕双直播中较高;与氮代谢相关的原核微生物相对丰度在双免耕双直播中较高,而与碳代谢相关的原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在旋耕抛栽中较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测定表明,免耕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都较旋耕极显著降低,而氨化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酶活性分析表明,双免耕双直播土壤中的脲酶活性比旋耕抛栽提高了58.12%,而转化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28.57%、11.00%和57.73%。本研究表明稻-油轮作双免耕双直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需氧和兼性厌氧原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利于土壤中氮的转化和利用,为洞庭湖区稻-油系统合理耕作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1%S565.4

  • 相关文献

[1]免耕对湘西烟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田峰,李明德,陈前锋,刘琼峰. 2014

[2]南极利奇菲尔德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宋易洋,李桂秀,赵芯,王国良. 2020

[3]备用地保护规划(CRP)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V.L.Gewin,A.C.Kennedy,R.V.eseth,黄毅. 2000

[4]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钟华义,熊国权,杨斌,杨春杰,饶勇. 2009

[5]品种与播种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曾家玉,熊楚国,肖华贵,饶勇,杨斌. 2016

[6]稻-油轮作连续免耕直播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杜兴彬,罗利军,陈晨,李双喜,刘国兰,王飞名,张安宁,顾晓君,余新桥. 2013

[7]双草醚防除免耕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陆强,冯克强,吴长兴. 2008

[8]绿旱1号麦茬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邵芳荣,王士梅,朱启升,王申,刘检. 2010

[9]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虾后直播稻农香32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戴力,陶曙华,胡文彬,刘烨,李文忠,方宝华,赵正洪. 2021

[10]紫云英留种后秸秆运用于一季稻免耕直播的效果. 谢柏春,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 2016

[11]冬水田减量施氮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兴兵,蒋鹏,徐富贤,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熊洪. 2021

[12]渝西地区夏播鲜食玉米轻简栽培模式初探. 王强,罗生雄,龙泽沛,鲁远源. 2023

[13]耕作方式对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张云慧,程登发,孙京瑞,蒋金炜,杨龙显,梁相志. 2012

[14]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吴菊香,王宝亮,王海兰,许婷婷,谢宏峰,许曼琳,杨吉顺,陈蕾,李尚霞. 2013

[15]耕作方式对烟地土壤养分流失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向金友,程智敏,黄胜,杨苹,张吉亚,杨懿德,谢冰. 2014

[16]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17]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麦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华伟,徐月,司纪升,马汇泉,吴建军,王法宏. 2014

[18]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9]水稻不同直播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研究. 周德平,曹黎明,褚长彬,范洁群,吴淑杭. 2014

[20]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碳含量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董秀,张燕,MUNYAMPIRWA Tito,陶海宁,沈禹颖.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