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允军

作者: 刘允军;贾志伟;刘艳;张登峰;黎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规模化;转基因;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21 期

页码: 4172-4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是世界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病虫害、杂草、干旱、盐碱等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培育具有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能够减少玉米产量损失,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发展迅速,获得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已在国外商业化种植18年,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75亿公顷。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需要较成熟的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从大量转基因玉米中选择的,具有外源基因单拷贝插入、遗传稳定、无载体骨架插入、目的基因表达合适、对玉米自身性状无影响等特点。国外大公司及部分公立研究机构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中国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初步建立了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玉米遗传转化效率及规模化程度。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文章详细介绍了2种方法的原理、发展过程及其应用。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具有成本低、外源基因拷贝数低、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表达等特点,更适用于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中国在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方面有很好的进展,在转基因受体材料选择、农杆菌侵染方法优化等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进行了系统优化,以国际上常用的玉米杂交种HiII及中国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1等为转化受体,建立了基于幼胚的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并很好地应用于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的创制,获得大量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文章展望了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认为商业自交系作为外植体的筛选、转化事件单拷贝率的提高、无载体骨架序列转基因的提升、多基因转化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及安全转化技术等方面是玉米转基因技术发展的趋势。中国应紧跟玉米转基因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多基因转化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及安全转化技术,使转基因玉米技术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基因功能研究、转基因玉米产品研发等。中国通过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获得的转基因玉米将来进入产业化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将推动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为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优化和转基因玉米新材料获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技术体系特点. 方向前,高德全,王艳霞,付稀厚,段元才,边少锋. 2013

[2]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3]我国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分析. 罗振锋,李晓辉. 2006

[4]转基因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选育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刘龙龙,李润开. 2007

[5]基于花粉介导法转化的玉米自交系抗病植株的获得.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谢莉琴,郝曜山,贺健. 2008

[6]转基因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刘小丹,李淑华,徐国良,XUE Yin-gen,才卓,XU Wen-wei. 2012

[7]抗玉米丝黑穗病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及抗病株系选育. 杜建中,孙毅,郝曜山,刘俊玲. 2006

[8]转基因抗矮花叶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抗病性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雷海英. 2008

[9]转基因玉米中目的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抗病性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程林梅. 2007

[10]转基因玉米株系纯合系选育及其农艺性状表现. 杜建中,孙毅,段永红,郝曜山,贺健. 2008

[11]利用超声波处理玉米种子芽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吕孟雨,董福双,张俊敏,王海波. 2018

[12]玉米种子芽大小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吕孟雨,董福双,柴建芳,周硕,张俊敏,王海波. 2019

[13]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转基因玉米方法的建立. 周德龙,孟令聪,郑淑波,王楠,李穆,王薪淇,卢实,王敏,刘文国,路明. 2022

[14]玉米耐盐基因ZmHKT1;5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姜志磊,刘艳芝,韦正乙,姜昱,金峰学,李毅丹. 2017

[15]利用花青素可视化跟踪表达系统快速筛选表达Cry1Ablc基因的转基因玉米. 巴超杰,薛静,陈绪清,杨凤萍,张立全,李向龙,张晓东. 2013

[16]一种可视化快速筛选转基因玉米的方法研究. 柳青,刘洋,胡阳,叶欣男,刘洁,刘相国,郝东云,郭嘉,尹悦佳. 2021

[17]转基因玉米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左娇,郭运玲,孔华,徐林,周霞,郭安平. 2014

[18]转基因玉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清,吴红,周幼昆,雷开荣,谢树章. 2012

[19]玉米转Bt基因自交系的抗玉米螟特性鉴定初报. 刘宗华,汤继华,李宝健,范云六,李桂玲,季良越,陈伟程. 2003

[20]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英,穆楠,朴红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