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高产栽培及良种繁殖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斌
作者: 赵正洪;张世辉;王建龙;操成波;向彩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栽培;良种繁殖;湘晚籼13号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2 期
页码: 93-94
分类号: S511.210.4
- 相关文献
[1]两用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栽培技术规程. 龚超热,朱国奇,陈凯林. 2002
[2]糜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程炳文,孙玉琴,杨军学,张尚沛,罗世武,王勇,张晓娟,王晓军,李凯. 2019
[3]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良种繁殖示范试验. 斯年,曾钰婷,祁驰恒,许娟妮,欧珠. 2018
[4]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5]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6]春大白菜—水稻—秋冬南瓜一年三季高效栽培技术. 周麟笔,李琼芬,王惠科,赵夏云,李桂莲,文林宏. 2016
[7]水稻旱育浅植与水育常规栽培对比效应试验. 周炜,张成平,任争,王骞. 2007
[8]贵州地区水稻覆膜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李树杏,王丽丽,涂敏,郭慧. 2016
[9]钱优100作单晚稻种植栽培措施探讨. 吴增琪,周奶弟,郑学强,李春寿,高国民. 2010
[10]水稻昌育稀植技术关键. 陈长卿. 1999
[11]水稻栽插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初探. 吴洪恺,纪凤高,文正怀,袁彩勇,韩成虎,袁生堂. 2000
[12]我国的水稻生产和品种改良. 汤圣祥,闵绍楷. 1997
[13]国审水稻新品种金穗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冯瑞光,孟令启,宁文书,史彩荣. 2008
[14]中早39在湘北提引灌区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恺林,刘功朋,刘洋,何胜凯,董淑欢,陈德华,李晓平,周学其. 2013
[15]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 刘云开,曾翔. 2006
[16]减氮增苗技术在益阳笔架山乡的示范推广. 李世奇,陈恺林,李超,刘洋,何胜凯,周学其. 2015
[17]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在湘北平湖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恺林,张玉烛,杨彬,蔡灿然,姚安平. 2008
[18]农香18在湘北提引灌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世奇,陈恺林,李超,刘洋,陈德华,李晓平,周学其. 2014
[19]连粳7号超高产群体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杨波,秦德荣,徐大勇,樊继伟,卢白关,王宝祥. 2011
[20]湘晚籼11号逆V字型减氮栽培示范. 李静英,熊朝晖,程乐根,刘云开,方宝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突变类型低镉香型抗稻瘟病水稻新种质的创制
作者:程紫钦;胡文彬;刘腾飞;周政;刘烨;孙海东;文萱;贺永慧;贺记外;张家清;赵正洪;张海清
关键词:水稻;低镉;CRISPR/Cas9技术;基因编辑;OsNramp5基因;突变体;新种质
-
水稻糖苷水解酶基因OsINV3影响花粉育性的研究
作者:夏思奇;杨汉树;邱牡丹;李磊;李懿星;宋书锋;李莉;王建龙
关键词:水稻;花粉育性;OsINV3基因;糖苷水解酶;CRISPR/Cas9
-
贮藏期影响种子寿命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刘烨;周政;胡文彬;刘腾飞;周昆;张家清;赵正洪
关键词:种子;贮藏;种子寿命;分子机理
-
同等温度下头季和再生季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差异分析
作者:旷娜;刘智炫;邹丹;罗友谊;赵正洪;王立峰;唐启源
关键词:再生稻;温度;淀粉;晶体结构
-
籼稻种子抗老化关键模块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作者:葛蓉;罗永坚;李清;贾俊婷;刘军;王建龙
关键词:籼稻;剪接体;胚胎发育;核糖体;种子寿命;活性氧
-
饲喂中草药对羔羊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瘤胃发酵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张千;张晓庆;渠晖;张继泽;马立峰;郭宇;贾皓;塔娜;王建龙
关键词:羔羊;Meta分析;中草药;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瘤胃发酵
-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柯佳;谢梦圆;郭宇;尚和卫;常继涛;高登军;张娜;王建龙;徐晓静
关键词:牛冠状病毒(BCo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行病学调查;内蒙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