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在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的表达谱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正荣

作者: 王正荣;马勋;张艳艳;孟季蒙;薄新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巨噬细胞RAW264.7;Th1免疫反应;Th2免疫反应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250-2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解析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其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免疫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收集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后,和PBS对照组相比,PSC处理组分别有848、3 745和7 009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变化,其中上调的基因分别为415、1 159和2 237个,下调的基因分别为433、2 586和4 772个。对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6 h时,共有31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15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16个出现显著下调。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24 h时,共有111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34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78个出现显著下调。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72 h时,共有212个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50个基因出现显著上调,162个出现显著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包括富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LRRCs、G蛋白偶联受体GPCRs、C型凝集素受体CLRs、清道夫受体SRs等,同时还有一些模式识别受体PRR下游信号分子以及一些PRR下游效应分子。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 h时,其Th1型的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编码基因,诸如Tnfrsf1a、Ifnar1的Tnfrsf12a等,它们的表达显著上调;而72 h时,其Th2型免疫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编码基因,诸如IL4和IL6等,它们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研究随机选取了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解析了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不同时间段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谱特性,初步筛选了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固有免疫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解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发挥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5.9

  • 相关文献

[1]转录组测序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后巨噬细胞Raw264.7 IncRNA表达的研究. 王正荣,马勋,张艳艳,刘乙,孟季蒙,薄新文. 2021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单雪芹,韩先干,张敏,宋军,刘海文,田明星,潘玲,丁铲,周锦萍,于圣青. 2013

[3]石河子部分地区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王伟,陈桂香,张艳艳,王正荣. 2015

[4]细粒棘球绦虫虫株鉴定与基因型研究进展. 李滨,杨莲茹,常建华,刘晓松,杨晓野. 2013

[5]6个wnt基因家族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差异表达分析. 王正荣,张艳艳,薄新文,徐雪平,徐春生. 2016

[6]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感染比格犬(Beagle)试验. 米晓云,石保新,张壮志,古努尔·吐尔逊,金映红,张文宝,张玲,阿依努尔,阿布里克木,阿不都. 2010

[7]基于cox2基因的细粒棘球绦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张艳艳,叶倩,王正荣,薄新文. 2017

[8]包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概述. 张旭,赵莉,张壮志,张鲁安. 2016

[9]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 袁丽英,张壮志,石保新,米晓云,阿布都,阿依努尔,张玲,阿布里克木,王进成,岳城,张文宝. 2008

[10]细粒棘球绦虫重组EG95抗原在绵羊绦虫蚴病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刘红霞,张德祯,闫鸿斌,娄忠子,倪兴维,苟惠天,贾万忠. 2012

[11]细粒棘球绦虫脂肪酸去饱和酶1基因序列及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分析. 徐梦飞,卢平萍,马勋,张艳艳,王炜烨,孟季蒙,王正荣,薄新文. 2019

[12]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lncRNA表达谱分析. 王正荣,张艳艳,马勋,刘乙,徐梦飞,孟季蒙,薄新文. 2019

[13]石河子地区绵羊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基因型研究. 王志胜,陈桂香,张艳艳,王正荣. 2017

[14]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其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县锦雯,王炜烨,王芸菲,陆宝燕,张艳艳,孟季蒙,王正荣,薄新文. 2020

[15]细粒棘球绦虫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徐梦飞,卢平萍,马勋,张艳艳,王炜烨,孟季蒙,王正荣,薄新文. 2018

[16]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叶倩,马勋,薄新文,王正荣,张艳艳. 2015

[17]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表膜抗原特异性基因的筛选及克隆. 古努尔·吐尔逊,米晓云,张壮志,雷震,石保新,巫剑,赵莉,易忠,吐尔洪·依米提,张文宝. 2009

[18]细粒棘球绦虫G3基因型(水牛株)的研究进展. 刘全元,闫鸿斌,娄忠子,李立,史万贵,刘聪暖,殷宏,贾万忠. 2013

[19]新疆兵团昭苏垦区家畜包虫病防控情况调查. 江宇,张壮志,黄建林,夏辉,张旭,马世春,李岩. 2013

[20]细粒棘球绦虫miR-71对绵羊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张永娥,李雅婷,颜鲁军,杨静,丁军涛,郑亚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