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卫成

作者: 吴卫成;忻晓庭;张程程;刘大群;卢立志;胡宏海;章检明;张治国;郭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薯叶;响应面;多酚提取;生物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189-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获得番薯叶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乙醇体积分数(A)、提取温度(B)、料液比(C)、提取时间(D)4因素对番薯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番薯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薯叶多酚主要成分。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法评价番薯叶多酚总抗氧化能力,以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评价番薯叶多酚体外降糖能力。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8%,提取温度57℃,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此时番薯叶中多酚的实际提取量为(15.34±0.19)mg GAE/g。番薯叶多酚主要单体酚为5-咖啡酰奎宁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3,4-咖啡酰奎宁酸、3,5-咖啡酰奎宁酸、4,5-咖啡酰奎宁酸、3,4,5-咖啡酰奎宁酸。抗氧化活性试验及体外降糖试验结果表明:番薯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降糖活性,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1.57 mg TE/g和12.30 mg TE/g,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9.94%和22.28%。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杏干多酚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赵彩云,高文静,吴斌,郑力,傅樱花. 2024

[2]超声辅助法提取刺玫籽油工艺优化. 黄威,李倬林,岳玉兰,王政,石一鸣,容晨曦,张杰,李铁柱. 2016

[3]分子蒸馏富集苏麻油中α-亚麻酸的研究. 黄杰秋,朱秋劲,王竞,沈奇,茅林春. 2016

[4]光枝勾儿茶主要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唐远江,尚以顺,周思旋,杨粤黔,张涛,余波. 2017

[5]两步法提取杭白菊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吕都,邝春林,姜太玲,林茂,申光辉,张志清. 2015

[6]产脂肪酶粘质沙雷氏菌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张搏,陆雁,王青艳,黄日波. 2009

[7]双孢蘑菇W19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 曾志恒,程翊,曾辉,丁中文,戴建清. 2013

[8]酶辅助超声提取紫苏迷迭香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丹丹,朱秋劲,沈奇,彭炜,罗自生,茅林春. 2016

[9]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黄丹丹,沈奇,朱秋劲,成梅,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0]火龙果花茶浸提工艺的优化.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6

[11]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工艺优化.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7

[12]重组毕赤酵母产凝乳酶发酵参数优化的研究. 郑丽,王昕,王景会,邵淑娟,李倬林. 2012

[13]蓝莓醋固定化发酵载体的选择及工艺条件优化. 蒋予箭,荣智兴,严婷婷. 2015

[14]鲜食糯玉米酶法制汁工艺优化. 林美娟,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金邦荃. 2012

[15]凝乳条件对双蛋白凝乳硬度的影响. 李丽,岳喜庆,张莉,张健,杨贞耐. 2010

[16]火龙果皮甜菜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7

[17]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法提取刺玫籽原花青素的工艺. 容晨曦,张秀玲,李铁柱,胡济美,张杰,李倬林. 2016

[18]荠菜烫漂工艺的研究. 姜永平,宋益民,袁春新. 2014

[19]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工艺研究. 李万芳,刘敬民. 2015

[20]产木聚糖酶菌株YS1069的产酶条件优化. 董延娟,郝建华,郑鸿飞,孙谧.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