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红掌杂交组合F_1代重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艳艳

作者: 陈艳艳;黄少华;冷青云;常圣鑫;连子豪;尹俊梅;牛俊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掌;形态性状;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8 期

页码: 1488-1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红掌杂交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红掌盆花品种‘粉冠军’‘紫公主’‘骄阳’分别与红掌切花品种‘卫城’‘欢呼’‘热情’配成了3组杂交组合,对F_1代的株高、佛焰苞长、肉穗花序长等15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平均株高、佛焰苞长、佛焰苞宽、左耳心距、右耳心距、肉穗花序长、肉穗花序粗(顶端、中部和底部)、花梗长、花梗粗、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杂种优势指数分别为:139.35%、99.65%、107.05%、85.84%、97.55%、103.31%、104.15%、106.28%、107.63%、116.36%、110.36%、142.46%、109.76%、117.90%和128.10%,且有大量超亲个体出现,F_1代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偏切花遗传,杂种优势明显,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略有不同;聚类分析将15个数量性状聚类分析为4大类:1)佛焰苞类,2)肉穗花序类,3)花梗和叶柄类,4)叶片类。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类组内性状相关性极显著,不同类组性状间相关性减弱或不相关。综上表明:红掌杂交F_1代各表型性状分离广泛,具有丰富变异性,可根据育种目标对所需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

分类号: S682.14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甜瓜新品种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闫洪朗,王康,何林池,魏小云,任海建,吴俊平,朱镇杰. 2018

[2]非洲菊新品种DUS测试数量性状分级及形态性状多样性研究. 褚云霞,邓姗,黄志城,顾晓君,李寿国,顾可飞,陈海荣. 2015

[3]芹菜部分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分析. 靳力争,高国训,鲁福成,张学东. 2010

[4]草莓果实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杨雷,杨莉,李莉,郝保春. 2009

[5]6份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仲义,栾天宇,蔡鑫茹,刘俊,吴凤新,夏远峰,焦仁海. 2023

[6]甘蓝型油菜DH群体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黄吉祥,汪义龙,倪西源,任丽平,曹明富,赵坚义. 2009

[7]滇I型杂交粳稻DH群体四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陈升位,杨德,张雪梅,张琼仙,辜琼瑶,敬科举. 2002

[8]红掌病虫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李桂祥,王玮玮,仲秀娟,赵苏海. 2010

[9]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潘学峰,潘梅,洪世军. 2000

[10]红掌愈伤组织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曾燕楠,张宁宁,衡燕,邵和平,张琼. 2012

[11]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丹青,葛亚英,潘刚敏,沈晓岚,何勇,张智,刘晓静,朱祝军. 2011

[12]不同浓度叶面肥施肥对红掌生长发育的影响. 仲秀娟,赵苏海,王玮玮,李桂祥,徐海斌. 2012

[13]红掌对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王月英,郭秀珠,金川,刘洪见. 2013

[14]~(60)Coγ射线对红掌组培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 彭文君,田丹青,陈集双. 2012

[15]红掌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田丹青,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 2010

[16]红掌盆栽技术探析. 仲秀娟,李桂祥,赵苏海,王玮玮. 2009

[17]南京地区盆栽红掌引种栽培初报. 邵和平,张宁宁,陈卫宇,高年春. 2005

[18]红掌专用营养液研制及应用. 王月英,郭秀珠,张庆良. 2012

[19]红掌叶片离体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刘焕新,郑添群,林书瀚,郑少平. 2006

[20]提高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夏时云,麦瑜玲,许继勇,郑添群,林书瀚,黄伟雄.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