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统计学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彦清

作者: 陈彦清;曹永生;吴彦澎;陈丽娜;方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空间统计学;冷热点分析;方位分析;种植业分区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213-1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掌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种质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离散特征,对于作物种质资源全面收集、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借助Arc GIS软件,对全国种质资源的分布进行了冷热点分析,定性分析了我国种质资源分布的聚集和离散区域;然后分析了不同种植业区域内种质资源的数量和重心分布特征,确定各类主导作物区的资源密度和均质性情况。最后分析了各种植业分区内资源分布的方位特征,确定资源分布的范围、角度和方向性。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平原和部分黄土高原地区属于种质资源分布的聚集区,甘肃中部、四川及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属于种质资源分布的离散区,除了部分空白区外,其余部分为种质资源的随机分布区;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和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4区,资源分布密度低且分布不均匀,说明这4个地区的部分种质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局部地区,而东南部6区的种质资源分布不仅密度大,而且分布相对均匀,说明我国东西部种质资源分布特点差异明显;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的资源分布范围最广,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甘蔗区的资源分布方向趋势性最明显。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和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的种质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区域的南部,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的种质资源的分布偏向北部,东南6区的资源分布则不存在明显的偏向性。

分类号: S32

  • 相关文献

[1]综合农业分区尺度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陈彦清,曹永生,方沩,陈丽娜. 2016

[2]综合农业分区尺度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陈彦清,曹永生,方沩,陈丽娜. 2017

[3]网格数学方法在棉田水分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刘丽媛,刘丽媛,李传宗,李亚兵. 2017

[4]应用Kriging插值方法插补干涉雷达DEM奇异值斑块. 张超,赵春江,李存军,刘良云,李海霞. 2005

[5]Surfer绘制等值线图在棉田智能监测中的应用. 辛明华,韩迎春,王国平,王占彪,冯璐,雷亚平,杨北方,李小飞,范正义,熊世武,邢芳芳,李亚兵. 2021

[6]赣北机采棉蕾期冠层光分布特性的研究. 李永旗,李亚兵,崔爱花,张丽娟,谢业涛,李直兴,高红兵,夏绍南. 2016

[7]棉花冠层不同尺度光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刘帅,李亚兵,韩迎春,王国平,杨北方,冯璐,雷亚平,范正义,杜文丽. 2017

[8]DNA分子标记在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进展. 郭树春,安玉麟,李素萍,孙瑞芬,张艳芳,张启辰,闫素丽. 2007

[9]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朱明,阮仁超,聂莉. 2007

[10]四十年改革开放 几代人梦想成真-记中国作物种质资源40年发展巨变. 刘旭. 2019

[11]广西沿海地区作物种质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李丹婷,农保选,刘开强,苏伟强,杨荣仲,陈怀珠,黄熊娟,刘义明,杨显志,黄惠民,陆茂新,苏永福. 2009

[12]泰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表现及其遗传改良潜力. 顾和平,陈新,张红梅,易金鑫,罗海蓉,丁维荣. 2009

[13]种质圃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策略与实践. 卢新雄,王力荣,辛霞,尹广鹍,张金梅,陈晓玲,何娟娟,刘运霞. 2023

[14]陆地棉表型性状的诱变效果评估. 贾银华,潘兆娥,何守朴,王立如,庞保印,杜雄明. 2012

[15]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在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朱志华,王文真,刘三才,李为喜,张晓芳,刘方,李燕. 2006

[16]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 刘旭,李立会,黎裕,谭光万,周美亮. 2022

[17]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方沩,曹永生. 2012

[18]贵州少数民族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高爱农,郑殿升,李立会,刘旭. 2015

[19]作物种质资源与农业科技革命. 刘旭. 1999

[20]关联分析在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中的应用. 王荣焕,王天宇,黎裕.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