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果实中花色素苷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骆军

作者: 骆军;张学英;李光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PLC;花色素苷;李;葡萄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5-2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建立了果实中花色素苷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ODS-C18柱(250 nm×4.6 nm),流动相A:1.6%甲酸水溶液;B:1.6%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为0~5 min,85%A+15%B;5~10 min,80%A+20%B;10~30 min,72%A+28%B;30~36 min,40%A+60%B;36~48 min,100%B。检测波长510 nm,流速为1 mL/min。2种花色素苷在0.00104~0.0104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5%和99.25%,平均标准偏差为1.98%和2.50%,并测定了大石早生李和藤稔葡萄中花色素苷含量。

分类号: S66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李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张学英,张上隆,秦永华,李世诚,叶正文,骆军,贾惠娟. 2005

[2]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学英,张上隆,叶正文,骆军,李世诚. 2007

[3]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初探. 张学英,张上隆,叶正文,骆军. 2009

[4]李果实花色素苷提取工艺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潘少霖,方智振,姜翠翠,廖汝玉,王小安. 2014

[5]李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周丹蓉,方智振,廖汝玉,叶新福,姜翠翠,潘少霖. 2013

[6]李果实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研究.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潘少霖,姜翠翠,廖汝玉,王小安. 2015

[7]一个调控葡萄花和果实色素形成的基因家族——MYB相关基因家族. 张传义,曹秋芬,孟玉平,周慧. 2007

[8]二氧化硫(SO_2)熏蒸对葡萄果实结构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 张磊,许静,魏佳,张政,吴斌. 2018

[9]不同葡萄品种的VvmybA1基因型及其特征性DNA片段的序列分析. 慕茜,吴伟民,房经贵,孙欣,上官凌飞,赵密珍. 2011

[10]葡萄皮多酚的提取、纯化及组成研究. 齐岩,孙金月,程安玮,檀昕,谢春阳. 2016

[11]外源因子对植物叶片花色素的研究进展. 张霞,张大毛,张力,王香菲,熊兴耀,曹福祥,于晓英,李炎林. 2019

[12]蓝标型核不育小麦花药转录物组学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冯小雨,张建朝,牛娜,宋瑜龙,马守才,王鹏科,张改生,王军卫,董剑. 2021

[13]棕色棉DFR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肖向文,朱奇朗,刘海峰,王俊铎,罗城,曾闻,梁亚军,龚兆龙,李晓波. 2014

[14]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苏叶花色素苷的研究. 胡晓丹,张德权,孙爱东. 2008

[15]不同滤光膜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程建徽,魏灵珠,雷鸣,郑婷,吴江. 2015

[16]低温下不同H_2O_2抑制剂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王阳,吴亚蓓,齐睿,田耕,白雪,李永华,张开明. 2018

[17]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稳定性及其品种间含量变化研究. 吴春太,周珺,姚行成,陈先红,王军,林位夫. 2017

[18]荷兰鸢尾‘玉妃’花色变异关键结构基因分析. 林兵,陈艺荃,钟淮钦,叶秀仙,樊荣辉. 2021

[19]早熟桃夏季叶色转红过程中的光化学响应特征. 谢智华,姜卫兵,韩键,彭丽丽,张斌斌. 2012

[20]不同栽培区域和年份的红皮砂梨果皮着色特性. 肖长城,李甲明,王德孚,胡红菊,李秀根,刘军,吴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