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代人工草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长庭
作者: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刘伟;景增春;张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江源区;甘肃马先蒿;群落演替;土壤养分;人工修复草地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09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737-7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在不同演替阶段毒杂草[主要是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入侵规律、数量特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和草地质量以及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建植期人工修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功能群组成和群落数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演替时间的推移,人工草地群落盖度、高度、物种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V"字型变化规律,杂类草——甘肃马先蒿的数量特征变化尤为明显,在4a的人工草地群落中开始局部入侵,在5~6a的人工草地群落中大面积入侵,其入侵速度、入侵面积达到高峰期.土壤的含水量、容重、土壤中有机质、氮素和磷素在演替过程(7a、9a草地)中逐渐降低,到一定时期又逐步增加;随着演替的进行,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均呈"V"字型变化.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是植被恢复,其次是土壤肥力的恢复.土壤有机质等养分的积累、微生物活性的改善不仅能使土壤-植物复合系统的功能得以恢复,同时也能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有利于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提高.在试验区尽管植被恢复演替进行得比较缓慢,但从土壤发展的角度看,仍属进展演替.所以,在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过程中,若降低和有效控制外界的干扰(如围栏封育),可为退化草地恢复提供繁殖体与土壤环境,实现人工草地逐步向恢复(正向)演替进行.图3表6参34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鲍根生,宋梅玲,王玉琴,李春杰. 2020
[2]三江源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施建军,杜岩功,龙瑞军. 2007
[3]三江源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容重特性研究. 孙飞达,龙瑞军,蒋文兰,郭正刚,聂学敏. 2008
[4]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 2008
[5]三江源区退化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 张蕊,李飞,王媛,马丽娜,桑潮,王力,郭瑞英,赵学勇,尚占环. 2018
[6]三江源区牧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 吴廷美,吴渊,王多斌,林慧龙. 2019
[7]三江源区河南县天然草场草畜营养平衡关系研究. 郝力壮,韩小东,牛建章,张晓卫,项洋,王迅,柴沙驼,龙瑞军,刘书杰. 2018
[8]基于RUSLE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林慧龙,郑舒婷,王雪璐. 2017
[9]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研究. 邹华,畅喜云,德科加,石红霄,杨予海. 2014
[10]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与水塔功能的关系. 范月君,侯向阳. 2016
[11]三江源区黄河水塔功能影响机制及驱动分析的研究及展望. 范月君,侯向阳. 2017
[12]围栏与放牧对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范月君,侯向阳. 2016
[13]封育与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师尚礼. 2012
[14]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区地理信息系统. 辛有俊,袁清. 2011
[15]三江源区东西样带土壤侵蚀的~(137)Cs和~(210)Pb_(ex)示踪研究. 李俊杰,李勇,王仰麟,吴健生. 2009
[16]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 石红霄,侯向阳,师尚礼,贺晶,胡宁宁. 2015
[17]三江源区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石红霄,范月君,侯向阳,杨玉平,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2014
[18]基于TWINSPAN分类的三江源区称多县高寒草甸退化研究. 杨文才,吴新宏,石红霄,李鹏,丁勇. 2010
[19]围栏与放牧对高山嵩草草甸植物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范月君,侯向阳. 2016
[20]放牧干扰对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植被冠层降雨截留容量的影响. 范月君,畅喜云,赵得萍,姚世庭,李欣,侯向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可栽培黄色羊肚菌品种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张文昌;孙文化;王海彦;尹琪;孔维丽;何培新;刘伟
关键词:羊肚菌;支系;驯化栽培;系统发育学种;Mes-21
-
不同形态氮素对苜蓿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裴宝路;刘伟;谢龙;蔡梓轩;李宁;魏学军
关键词:苜蓿;芽苗菜;硝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生长;产量;可溶性蛋白
-
超高压杀菌技术对剁辣椒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树花;肖诗军;唐琪;王新宇;刘伟;张菊华
关键词:剁辣椒;超高压杀菌;微生物;挥发性风味成分
-
田间高温对不同架式葡萄抗氧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罗玲;刘伟;梁东;李然;马一君;吕秀兰
关键词:高温;架式;葡萄;抗氧化系统;光合荧光
-
马铃薯块茎理化特性、蒸制品质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人杰;赵瑞璇;刘倩楠;王英飒;白小东;刘伟;胡宏海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淀粉理化特性;细胞结构;蒸制;质构;电阻抗;相关性分析
-
BrGOLDEN基因调控大白菜金黄色内叶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宋超;章时藩;李菲;张慧;孙日飞;刘伟;李国亮;张淑江
关键词:大白菜;类胡萝卜素;金黄心;橘红心;调控机制;遗传规律;分子标记;生物育种
-
非洲猪瘟病毒p30抗体竞争化学发光法的建立
作者:温升辉;邵军军;高闪电;彭德财;常惠芸;丁嘉烽;刘伟;师铭咸
关键词:非洲猪瘟;p30抗体;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