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冶赓康

作者: 冶赓康;俄胜哲;陈政宇;袁金华;路港滨;张鹏;刘雅娜;赵天鑫;王钰轩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深圳沃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磷;有机磷;无机磷;有效性;分级方法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1 期

页码: 96-10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土壤中的磷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复杂,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形态占全磷含量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对提高磷的作物利用效率、探寻提高磷有效性的途径、减少磷损失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磷素分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2类,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无机磷中的水溶态磷,其他形态的磷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使得磷在土壤中的利用效率很低.导致磷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钙、铁、铝等离子、其他有机质、pH、温度、水分等,研究清楚各因素影响的机制加以改进,能有效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同时,国内外学者不断对磷素分级方法进行完善改进,对磷有效形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准确,目前,Bowman-Cole的有机磷分级法和Hedley的磷分级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2种方法.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隔沟交替灌溉对土壤磷及其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杜臻杰,李彩霞. 2011

[2]一株巨大芽孢杆菌的促生特性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3]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乔冬梅,李平,赵志娟. 2012

[4]人参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作用. 穆朋,梁池嘉,周淑荣,赵艳,王岩,关一鸣,刘政波,张悦,刘宁. 2023

[5]长期施磷对山原红壤磷库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 史静,张誉方,张乃明,张淑香. 2014

[6]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田仓,虞轶俊,吴龙龙,张露,黄晶,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孔亚丽,武美燕,曹小闯,金千瑜. 2021

[7]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磷库及其形态的影响.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林新坚. 2014

[8]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吕谋超,王和洲,胡超,黄仲冬,赵志娟,李林. 2014

[9]土壤中主要溶磷菌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温佳旭,陈雪丽,肖洋,万书明,孙磊,方海瑞. 2023

[10]不同磷形态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系指标与根际特征差异的影响. 展晓莹,候焱焱,张淑香. 2013

[11]温度对黑土磷形态及有效性影响. 邱兰兰,石元亮,任军. 2007

[12]味精尾液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特性及pH值的影响. 何莹,王旭,刘红芳,田中学. 2016

[13]山东石灰性潮土、褐土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于淑芳,杨力,蒋庆功,马晓红,孙明. 2003

[14]石灰性土壤不同磷素形态有效性研究. 安卫红. 1991

[15]长期不同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磷组分的变化. 赵吴琼,李菊梅,徐明岗,周连仁. 2007

[16]生活污泥对白菜供磷和土壤磷状况的影响. 翟丽梅,张继宗,刘宏斌,邹国元,崔希龙,桂萌,张素梅. 2010

[17]P、Fe及水分对土壤砷有效性和小麦砷吸收的影响. 李思妍,史高玲,娄来清,蔡庆生. 2018

[18]应用手持式植物光谱测量仪开展甘蔗蓟马为害差异研究. 罗志明,尹炯,李银煳,张荣跃. 2022

[19]大豆DUS测试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及概率分布的研究. 王威,侯佳明,赵家山,周海涛,郝彩环,王凤华. 2012

[20]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林威鹏,张泰劼,郑海,郜礼阳,曾斌,李煦红,舒灿伟,高旭华,蔡昆争,操君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