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雄

作者: 姚雄;廖敦秀;唐永群;蒋刚;张现伟;李经勇;王龙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保护性耕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发展建议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372-3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首先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不够,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与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稻田耕作制度相匹配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研究亟待加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薄弱,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步探索。其次,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学特性、节能减排效应和病虫害生态调控等4方面综述了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针对我国南方稻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稻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生态补偿等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丘陵山区稻田周年高效农作制度创新与配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以水旱轮作为中心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节能减排效应的技术机理;进一步强化现有技术集成,扩大技术成果的示范,加快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分类号: S345

  • 相关文献

[1]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对策. 章秀福,王丹英,符冠富,李华. 2006

[2]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早稻田甲烷排放特征. 卢廷超,徐培智,张仁陟,解开治,卢钰升,顾文杰. 2017

[3]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定位研究 Ⅰ.稻田不同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经济效益评价. 李建国,胡立峰,罗尊长,屠乃美,李琳,王丽宏,王少斌,张帆,杨光立. 2006

[4]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张海林,李琳,陈阜,黄凤球. 2008

[5]湖南双季稻田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黄凤球,魏湘林,张帆,罗尊长,马月存,杨光立. 2007

[6]四川盆地稻田多熟高效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李向东,陈尚洪,陈源泉,高旺盛,马月存,马丽. 2006

[7]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赵燮京,陈先藻. 2009

[8]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文静,李芸. 2016

[9]长江中下游稻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展望. 夏晓东,吴崇友,张敏. 2006

[10]中国秸秆覆盖研究现状及展望. 孙力,盖志佳,王谦玉,张敬涛. 2015

[11]我国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杨正梅. 2007

[12]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曾宪楠. 2020

[13]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张燕卿,张玉龙. 2009

[14]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进展. 王幸,王宗标,齐玉军,徐泽俊,吴存祥. 2014

[15]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烟草农业发展探究. 施旭,高松,刘帅,马石全,黄坤,潘元宏,郭建,宋文峰,张铁怀,官群荣,肖长东,吴锦慧,龙宝安,普恩平,史晓慧,吴思. 2024

[16]油菜抗寒性和寒旱区油菜育种探析. 李积铭,张耀文,郭安强,翟兰菊,李和平,李爱国. 2023

[17]吸鱼泵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陈晓龙,田昌凤,刘兴国,黄一心,车轩,杨家朋,洪扬. 2020

[18]生物农药研究的最新进展、问题、建议与展望. 朱昌雄,蒋细良,田云龙,郭萍. 2006

[19]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姚雄,唐永群,文明,张现伟,李经勇. 2013

[20]我国稻田稗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王忠武.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