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品系创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威

作者: 张威;许文静;许亚男;张红梅;刘晓庆;崔晓艳;陈新;陈华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大豆;油酸;GmFAD2-1A;GmFAD2-1B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321-3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油酸能够显著提升大豆食用油的稳定性和食用价值,是大豆品质改良的育种目标之一。为提高大豆籽粒油酸含量,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负调控大豆油酸含量的2个关键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20株T0代阳性苗,但发生基因编辑的株系只有11个,其中GmFAD2-1A发生突变的有7株,GmFAD2-1B发生突变的有10株,这2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有6株。经过加代纯合后,检测转基因株系(T3代)大豆籽粒的脂肪酸组分,发现油酸含量显著提升,最高达81.38%,而亚油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获得了高油酸新种质。本研究采取多基因敲除策略,成功突变大豆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并获得高油酸大豆突变体株系,为高油酸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反义RNA介导GmFAD2-1B基因沉默增强大豆种子中油酸的高效累积. 杨静,邢国杰,牛陆,贺红利,杜茜,郭东全,袁英,杨向东. 2017

[2]敲除RIG-I基因的PK-15细胞系的建立及RIG-I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作用. 许曼,黄立平,邵玉乐,夏德利,曾为俊,王辉,鲁国涛,刘长明,陈洪岩,王金泉,孟庆文. 2019

[3]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Foc4carS的鉴定及其应用. 彭军,曾凡云,王艳玮,漆艳香,丁兆建,王少伶,谢艺贤,张欣. 2024

[4]傅立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花生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 杨传得,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传堂,关淑艳. 2015

[5]花生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张建成,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张树伟,李贵杰. 2011

[6]不同饼肥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阮维斌,刘默涵,潘洁,王静,陆文龙,马成仓,王敬国,高玉葆. 2003

[7]鹰嘴豆脂肪酸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威,徐麟,肖菁,严勇亮,颜国荣,路子峰,张金波. 2020

[8]转基因技术对提高大豆油脂和油酸含量的作用. 仲晓芳,钱雪艳,牛陆,郭东全,杨向东. 2019

[9]油酸和亚油酸异构体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楼乔明,李来好,陈胜军,杨文鸽,张进杰,薛长湖. 2017

[10]南方花生区试品种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刘浩,洪彦彬,鲁清,李海芬,陈小平,梁炫强,李少雄. 2018

[11]花生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019

[12]油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邢媛媛,李红磊,李大彪,胡红莲,张兴夫,高民. 2017

[13]基于RNA-Seq技术的向日葵油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于海峰,韩平安,李美娜,陈阜,郭树春,李素萍,张艳芳,赵建军,闫明霞. 2018

[14]高油酸花生高效绿色配套植保技术研究. 王志伟,颜廷涛,窦守众,徐登宸,陈宁,王传堂. 2020

[15]向日葵油酸合成上游基因HaFAB2克隆与表达分析. 周菲. 2020

[16]猪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乔莉娟,王立贤,颜华. 2008

[17]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改良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王鹏,淮东欣,盖江涛. 2015

[18]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19]向日葵HaLACS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2

[20]营养液条件下油酸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阮维斌,潘洁,李华兵,刘默涵,陆文龙,高玉葆.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