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品质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种子效应与母体效应估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文彦

作者: 吕文彦;张鉴;曹萍;裴忠友;郭玉华;侯秀英;何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品质;遗传;种子效应,母体效应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02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30-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朱军提出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 ,利用 3× 3NCⅡ正反交设计的亲本和部分组合F2 代种子计 15种基因型材料 ,分析了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种子效应与母体效应 ,预测了两类亲本的遗传效应大小。结果表明 ,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存在显著的母体效应与直接效应 ,垩白面积还存在显著的细胞质效应 ;优质亲本具有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的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梁永书,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2]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3]中国粳稻春江06抗白背飞虱的遗传(英文). 寒川一成,刘光杰,朱春刚. 2003

[4]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孙海波,梁永书,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5]籼粳杂交稻米胶稠度的遗传.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6]粳稻低直链淀dull基因的遗传分析. 赵国珍,刘吉新. 1998

[7]贵州高原粳稻利用中一些性状的遗传分析 Ⅲ.抽穗期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陶大云,马达鹏,娄义龙. 1990

[8]籼粳交和妥米胶稠度的遗传特性分析.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9]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10]利用SSR标记定位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 张建福,凌忠专,王国英,谢华安. 2006

[11]粳稻剑叶不同发育时期SPAD值遗传效应分析. 殷延勃,马洪文. 2008

[12]粳稻新资源三无稻的三无性状遗传分析. 全东兴,南钟浩,严永峰,侯立刚,魏才强. 2003

[13]粳稻谷粒性状与垩白性状的相关分析. 黎毛毛,徐磊,曹桂兰,任军方,贺浩华,韩龙植. 2008

[14]粳稻孕穗期耐冷基因突变体02428c的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普晓英. 2005

[15]粳稻体细胞无性系后代的耐冷性变异. 金润洲,吴长明,王景余. 1991

[16]粳稻特殊广亲和系GC13的遗传分析及利用研究. 黎坤爱,李丹婷,陆岗. 2003

[17]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杨联松,白一松,陈多璞,杨剑波,丁超尘. 2002

[18]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03的诱变选育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张小明,左晓旭,叶胜海,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2

[19]江苏粳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李刚,高清松,王健,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储成才,袁彩勇. 2017

[20]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胡曙鋆,王学红,徐敏权,潘启民.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