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杰
作者: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饶福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大鲵;人工繁殖;亲本培育;催产;孵化率;出苗率
期刊名称: 水产科技情报
ISSN: 1001-1994
年卷期: 2017 年 44 卷 02 期
页码: 62-65
摘要: 为探索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在大鲵亲本培育期间,通过投喂活体饵料以及调控水温、水流、光照等措施,促使大鲵亲本性腺同步发育,并且优化了人工催产、授精和孵化技术,解决了大鲵人工繁殖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显示:2015年共培育亲本37尾,其中35尾(雌鲵19尾,雄鲵16尾)性腺发育良好;催产后,2批共19尾雌鲵全部产卵,共收集卵9 157粒,产卵率为100%;人工授精24 h后,卵的受精率达85.6%;经35~38 d孵化,平均孵化出苗率为72.0%,远高于通常情况下人工繁殖的平均水平(5%~10%)。
分类号: S966.6
- 相关文献
[1]中国大鲵子二代规模化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卢兴孙,范其杰. 2005
[2]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史东杰,孙砚胜,李文通,孟素宣,梁拥军,张升利,张欣,朱莉飞. 2015
[3]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严银龙,施永海,邓平平,张忠华,张海明,赵峰. 2016
[4]贵州山区鲟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赵飞,张显波,韩碧泽,陈飞雄,周其椿,杨兴,李建光. 2020
[5]草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周剑,刘光迅. 2016
[6]泥鳅的人工繁殖法. 蒋业林. 2010
[7]斑鱯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周路,周涛,杨凯,杨兴,李道友. 2008
[8]溪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田照辉,徐绍刚,杨贵强,王跃智,付海利. 2009
[9]粗须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 陈飞雄,张显波,周其椿,赵飞,樊均德,廖泽龙,贺兵,李正友,袁再孝,李建光. 2020
[10]人工繁殖大鲵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 2016
[11]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研究. 张忭忭,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张驰,牟振波. 2017
[12]中国大鲵生长激素受体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胡乔木,田海峰,孟彦,肖汉兵. 2016
[13]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与种群遗传研究进展. 张书环,梁志强,杜浩,张辉,王崇瑞,危起伟. 2019
[14]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庄平,李长松,谭启森,刘明国,陈溢安,卢兴孙. 2004
[15]野生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 陈春娜. 2009
[16]中国大鲵在华南地区最适人工繁殖时期. 刘鉴毅,庄平,谭启森,刘明国,何新梁. 2005
[17]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王尚洪,余扬帆,王芳,吴娣,黄洪辉,吴志强. 2012
[18]鲟鱼GtH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催产前后史氏鲟血清GtH含量的变化. 胡红霞,刘晓春,朱华,张勇. 2008
[19]杂交鲶(怀头鲶♀×鲶♂)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赵春刚,陈军,王鹏,潘伟志,关海虹. 2004
[20]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乔振国.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河宁夏段黄河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王吉祥;刘凯;王永杰;刘彦斌;刘嘉成;王彩雯;肖伟;连总强;王玉涛
关键词:黄河宁夏段;黄河鮈;cox1基因;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
-
鳜源致病性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者:陈红莲;王永杰;鲍俊杰;孙雯;张静;侯冠军;程云生
关键词:鳜;舒伯特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致病性;药物敏感性
-
2016~2021年我国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作者:郭镇洋;赵静;付军;许浒;李超;李宛生;孙琪;裴艳艳;龚帮俊;王倩;周国辉;汤艳东;冷超粮;王永杰;陈长青;安同庆;蔡雪辉;张洪亮;田志军;彭金美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遗传演化;分子特征
-
F-RNA噬菌体YM1肠道宿主分析
作者:赵海霞;杨明树;喻勇新;王永杰
关键词:F-RNA噬菌体;肠道宿主;便样;大肠杆菌
-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斑马鱼肠道生理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孙雯;王永杰;鲍俊杰;张静;陈红莲;熊英琪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斑马鱼;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TJP2
-
喷施羧甲基纤维素铵对土壤水热效应及饲用苏丹草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颜鑫;王英;王永杰;刘汝亮;郭萍;杨世琦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4);土壤水热效应;苏丹草;根系特征;干草产量;宁夏引黄灌区
-
黄土高原新造耕地施用羧甲基纤维素钾的土壤效应
作者:杨世琦;王永杰;颜鑫;邢磊;王惟帅;郭萍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钾;新造耕地;土壤水分;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