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制茶色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海峰
作者: 张海峰;陈梅春;陈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色泽;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加工工艺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2687-2691
摘要: 色泽是茶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叶综合品质的优劣。茶叶色泽是干茶色泽、汤色、叶底颜色总称,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类氧化物等多种色素的综合反映结果。影响茶叶色泽的因素有很多,如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加工工艺、储藏方式等,本文综述了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和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茶叶色泽的影响,对于提高茶叶色泽品质和促进茶叶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不同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分析. 吴玲玲,梁光志,张秀芬,冯红钰,罗莲凤,覃仁源,李子平,莫小燕,刘汉焱. 2021
[2]湖南三个茶树主栽良种名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 郑红发,李赛君,袁英芳,刘淑娟,黄仲先. 2009
[3]绿茶滋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廖珺,王烨军,苏有健,方洪生,张永利,孙宇龙,方雅各. 2022
[4]轻揉捻轻发酵条件下茶树品种‘湘波绿’与‘槠叶齐’红茶品质分析. 黄静,黄怀生,龚乐,钟兴刚,黎娜,银霞,粟本文. 2024
[5]电脑读取茶叶色泽参数的方法研究. 王文杰. 2003
[6]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 王文杰,罗守进,黄建琴,张立平,吴新荣,王宏树. 2005
[7]日光温室油桃的适宜留果量. 李圣龙,冯孝严. 2007
[8]不同栽培条件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王奎山,郝德荣,陈国清,薛林,陆虎华,冒宇翔. 2017
[9]北虫草人工栽培条件的优化. 赵春燕,李红,张敏,孙军德. 2006
[10]淮安红椒生产技术规程. 罗德旭,汪国莲,杨红,秦进华,孙玉东,冯庆华. 2016
[11]不同栽培条件下唐菖蒲生长特性比较.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4
[12]新疆陆地棉棉铃发育特点研究. 陈冠文,余渝,朱彪,李桂玲. 2003
[13]不同栽培条件对膜下滴灌棉花叶面积指数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邓忠,翟国亮,宰松梅,冯俊杰,赵红书. 2010
[14]引种水稻新品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孙强,孟莉. 2004
[15]凯特杏不同栽培条件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黄永红,王金正,李元亭,张均田,薛晓敏. 2009
[16]平衡栽培体系中的农业栽培措施(二). 曹恭,梁鸣早. 2007
[17]不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 李豪圣,刘爱峰,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赵振东,卓一鸣. 2008
[18]不同栽培条件对糯玉米鲜产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俊峰,宋俏姮,杨跃华,石海春. 2017
[19]不同栽培条件下糯玉米鲜产及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刘俊峰,宋俏姮,张垚,杨跃华. 2017
[20]露地和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苗木霜霉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于舒怡,刘长远,傅俊范,王辉,关天舒,刘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同期发情调控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娣
关键词:
-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棕榈粕-豆粕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作者:毛方华;陈倩倩;史怀;刘国红;郑回勇;张海峰
关键词:微生物固态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棕榈粕
-
藻蓝蛋白通过调节NF-κB通路影响游离脂肪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
作者:孙孟筱;郝建华;王伟;孙晶晶;江承程;张海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藻蓝蛋白;NF-κB
-
青稞鞘腐病菌产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发酵产物对植物毒性的探究
作者:董瑞芳;陈李一凡;刘燕;郑昊文;张海峰;姚强
关键词:青稞鞘腐病;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毒性;生物测定
-
福建省2000-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作者:江川;朱业宝;陈立喆;李清华;张海峰;王金英
关键词: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作者:陈梅春;陈善明;马秋梅;陈雯帆;陈雯颖;林恩泉;蓝江林;刘波;王阶平
关键词:武夷肉桂;加工工序;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挥发性代谢物;非挥发性代谢物
-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