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炳东
作者: 陈炳东;樊廷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思考与建议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6 年 12 期
页码: 26-29
摘要: 分析了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构建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及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设想,并从设立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财政专项和运行专项;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分类号: F323.3
- 相关文献
[1]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李利,郝燕. 2019
[2]构建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能力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严少华,李德新. 2007
[3]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 吕珂,徐世艳,侯倩倩,赵泽民. 2010
[4]提升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刘华周,郑建初,黄俊. 2005
[5]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探讨与实践——以华东(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案例. 严少华,李德新. 2012
[6]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探讨. 程慧,朱俊菲,杜学梅,贺晋瑜,李亮,雷晓霞. 2013
[7]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 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张志力,陈晓冬,解睿. 2012
[8]福建省农科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杨小萍,王景辉. 2000
[9]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 叶永钢,熊涛. 2013
[10]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许越先,许世卫. 2000
[11]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翁伯琦,刘荣章,周琼,应朝阳. 2004
[1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益慧,孙进昌. 2008
[13]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谢华安,陈奇榕. 2006
[14]关于构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李毛元,冀宪武. 2012
[15]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实特征及启示. 周娜,毛世平,马红坤. 2021
[16]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蔡世忠,孟俊杰,路燕. 2013
[17]农业生物性灾害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保留相应科研机构的作用. 李开本,翁启勇. 2000
[18]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戴小枫. 2004
[19]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 蒋和平,刘学瑜. 2014
[20]中国农业科技西南创新中心功能定位与运行管理的探讨. 郑林用.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会宁半干旱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周刚;李尚中;樊廷录;赵刚;张建军;党翼;王磊
关键词:玉米;品种;全生物降解地膜;筛选试验;会宁半干旱区
-
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赵军;王淑英;樊廷录;杨珍;张德;殷稳娜;祁鑫
关键词: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西北地区玉米亲本制种种子综合活力的评价
作者:袁志鹏;盛石鹏;樊廷录;韩登旭;刘兴斌;罗致春;闫治斌;袁静;吕小瑞;王建华;李莉
关键词:西北地区;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综合活力;逆境;相关性分析
-
陇东旱塬区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作者:张铠鹏;赵海燕;续创业;王腾飞;赵刚;党翼;李尚中;周刚;王磊;张建军;樊廷录
关键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籽粒机收指标;灰色关联度
-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降水
-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作者:张倩;陈倩;江艳军;胡乃娟;樊廷录;孙洪武
关键词:地膜;回收利用;模式;困境;优化
-
西北旱塬免耕的产量效应受降水特征和施肥显著影响
作者:张建军;党翼;赵刚;王磊;周刚;王淑英;李尚中;樊廷录;胡靖宇;王鹤龄;张文菊
关键词:黑垆土;传统耕作;免耕;施肥;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土壤养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