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冰

作者: 陈冰;黄燕华;孙育平;杨继华;刘泽洋;袁再柱;王国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开口饵料;投喂方式;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52-158

摘要: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组合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开口饵料(蛋黄、豆浆、小球藻、卤虫、配合饲料)进行单一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处理和蛋黄处理的效果较好,配合饲料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75.27%、存活率为81.00%,蛋黄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07.53%、存活率为82.00%。在单一饵料试验的基础上,选取5种不同组合型(蛋黄+卤虫、蛋黄+卤虫+小球藻、蛋黄+配合饲料、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蛋黄+卤虫+配合饲料+小球藻)的开口饵料进行组合饵料试验,结果表明,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增重率为597.85%,存活率为89.00%。在组合饵料投喂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分别每天投喂2、3、4次进行不同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每天3次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按最适投喂频率每天投喂3次,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进行不同投喂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投喂量为蛋黄60 mg+配合饲料100 mg+小球藻105个/m L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

分类号: S966.4

  • 相关文献

[1]4种开口饵料对清水江鲤仔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杜强,王艳艳,曾圣,赵飞,刘伟,周洲,胡世然. 2019

[2]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 2009

[3]不同开口饵料对黑斑原鮡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陈彦伶,邓晓川,李华,杜军. 2020

[4]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吴兴兵,杨德国,朱永久,何勇凤,詹会祥,郭威,陈永柏. 2014

[5]不同开口饵料对大鳞副泥鳅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研究. 王银东,陈红莲,王永杰. 2015

[6]不同开口饵料对拉萨裸裂尻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王金林,王且鲁,曾本和,周建设. 2022

[7]长薄鳅开口饵料的研究. 黄颖颖,陈春娜. 2012

[8]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仔鱼习性. 施炜纲,徐东坡,刘凯,段金荣,张敏莹. 2011

[9]不同开口饵料对川陕哲罗鲑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吴金明,杨焕超,王成友,杜浩,危起伟. 2015

[10]光照条件和开口饵料对点带石斑鱼仔鱼培育成活率的影响. 陈凯,乔振国. 2011

[1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台湾泥鳅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 曾本和,王万良,朱龙,陈美群,刘海平,张弛,牟振波,朱成科,向枭,周建设. 2017

[12]饲料蛋白水平对台湾泥鳅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周朝伟,朱龙,曾本和,任胜杰,李明朔,雷骆,吴青. 2018

[13]不同开口饵料对杂交鲟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赵振新,赵凤,杨星,周璐,赵飞,刘伟,石翠筠. 2020

[14]牛磺酸对哲罗鱼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雁,徐奇友,许红,王常安,尹家胜. 2010

[15]不同粘合剂制备微颗粒饲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的影响. 盛洪建,董颖超,薛敏,徐美娜,吴秀峰,郭利亚. 2009

[16]复方中草药添加浓度和投喂策略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的影响. 杨清华,郭志勋,林黑着,熊惠军,许海东. 2011

[17]贵州山区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 马永兵,张竹青,杨斌,杜强,杨兴. 2017

[18]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蔡丽君,郭全友,马东林,王海华,杨絮,马本贺,黄海潮,郑尧. 2022

[19]台湾泥鳅与本地泥鳅繁育、性腺发育及生长的比较. 丁辰龙,王信海,王宣朋,蔺玉华,覃宝利,吴春. 2016

[20]台湾泥鳅源维氏气单胞菌Zy01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杨移斌,胥宁,董靖,杨秋红,刘永涛,艾晓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