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08年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英鹏

作者: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毒性频率

期刊名称: 农业技术与装备

ISSN: 1673-887X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59-61+64

摘要: 利用28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对分离自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的126个小麦白粉病菌株进行了毒性基因频率测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4a,V4b,V20,V21,V2+6,V4+8,V4b+Mli,V1+2+9的出现频率在1.6%~24.6%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a,Pm4b,Pm20,Pm21,Pm2+6,Pm4+8,Pm4b+Mli,Pm1+2+9为目前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可供转育利用。毒性基因V2,V3f,V6,V13,V17,VXBD,V2+Ta,V2+Mli,V5+6的出现频率在38.9%~76.8%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2,Pm3f,Pm6,Pm13,Pm17,PmXBD,Pm2+Ta,Pm2+Mli,Pm5+6的利用价值已下降。毒性基因V1,V3a,V3b,V3c,V3d,V3e,V5,V7,V8,V19的出现频率在91.9%~100.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1,Pm3a,Pm3b,Pm3c,Pm3d,Pm3e,Pm5,Pm7,Pm8,Pm19单独使用无利用价值。

分类号: S435.121.46

  • 相关文献

[1]2013年黑龙江省小麦白粉菌毒力结构分析.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张匀华. 2015

[2]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武英鹏,原宗英,李艳芳. 2005

[3]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省的有效性评价.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09

[4]东南沿海地区大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分析. 李秀丽,朱靖环,陶跃之,高智谋,汪军妹,贾巧君,杨建明. 2007

[5]2009~2010年度陕、甘、川三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 高洁,段霞瑜,周益林. 2010

[6]河南省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抗性基因利用状况及分子聚合育种进展. 许为钢,许为钢,胡琳,张磊,董海滨,雷振生,郑天存,崔党群,杨兆生,赵中武. 2009

[7]68个主推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分析及基因推导. 杨立军,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张学江,汪华,向礼波,喻大昭. 2013

[8]山东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鉴定和分析. 张眉,郭霞,辛志梅,王升吉,辛相启,姜珊珊,吴斌. 2020

[9]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2023

[10]大麦白粉菌致病型鉴定初报. 朱靖环,杨建明,汪军妹,贾巧君,沈秋泉,Antonín Dreiseitl. 2007

[11]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12]大麦条锈菌专化型鉴定及其致病性初步分析. 李亚凯,黄苗苗,贾秋珍,黄瑾,曹世勤,张勃,孙振宇,王晓明,金社林. 2016

[13]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及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性分析. 黄瑾,黄苗苗,李亚凯,曹辛未,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曹世勤,金社林. 2015

[14]2011-2012年度中国六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 2015

[15]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钟尧,黄芸. 2012

[16]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宛琼,王婷婷,马艳娟,刘伟,曹志强,齐永霞,张承启,丁克坚,范洁茹,周益林,陈莉. 2021

[17]大麦白粉菌种群毒性监测及抗性材料鉴定. 汪军妹,贾巧君,林峰,周益军,杨建明. 2009

[18]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刘伟,高海峰,范洁茹,周益林. 2017

[19]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的致病性分析及交配型分布. 董丽英,刘树芳,田维逵,周伍民,张先闻,李迅东,杨勤忠. 2023

[20]云南、贵州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何泽民,李晚忱,王晓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