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团聚体及渗透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真

作者: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林地开垦;茶园;土壤团聚体;渗透性能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34-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团聚体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和植茶30年茶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5mm粒径为主,新垦3年茶园以<0.25mm的微团聚体含量为主。林地开垦为茶园后,在0—20cm土层中土壤>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值(GMD)、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前30min渗透量和总渗透量分别降低了10.59%~19.38%,30.32%~65.60%,44.04%~72.08%,49.97%~76.62%,51.04%~73.90%,51.90%~55.66%,55.61%~78.82%,59.65%~69.23%(P<0.05),分形维数(D)则显著增加了4.61%~7.52%(P<0.05);各样地土壤R0.25、MWD、GMD、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前30min渗透量和总渗透量均表现为林地>植茶30年茶园>新垦3年茶园,D表现趋势则相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各样地土壤渗透性能指标与R0.25、MWD、GWD和>5m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2,0.5~1,0.25~0.5,<0.25mm团聚体含量、分形维数(D)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能指标(D除外)和渗透性能参数均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和速效磷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茶园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下降(尤其是>5mm大团聚体含量),从而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渗透性能指标也随之下降;随着植茶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增加,有利于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渗透性能指标得到恢复,但仍未达到林地水平。

分类号: S152`S571.1

  • 相关文献

[1]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孙君,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 2023

[2]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张文锦,尤志明,邱陈华. 2018

[3]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 2014

[4]六盘山北侧不同立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研究. 刘建立,王彦辉,程丽莉,余新晓,管伟,杜阿朋. 2009

[5]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20

[6]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20

[7]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phoD基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邱陈华,尤志明. 2023

[8]覆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野,王显瑞,赵禹凯,李书田,赵敏. 2012

[9]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10]贵州地产玄参土壤团聚体特征. 张家春,张珍明,黄冬福,罗文敏,洪江. 2015

[11]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李昌新,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2009

[12]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14]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15]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 2015

[16]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2010

[17]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18]几种不同组合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效果试验. 张余良,孙长载. 2006

[19]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结构的退化特征. 王思成,王月玲,蔡进军,董立国,潘占兵,马璠,李生宝. 2013

[20]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郑顺安,陈春,郑向群,李松.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