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春

作者: 徐春;胡权;杜才富;侯艳;赵继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产油量;含油率;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355-360

摘要: 产油量高低反应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为了解中国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现状,对10年的国家油菜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甘蓝型油菜平均产量为2 584.4 kg/hm2,含油率平均为43.08%,产油量平均为1 115.0 kg/hm2。产油量的高低顺序为云贵高原品种(1 412.7 kg/hm2)>黄淮区品种(1 321.7 kg/hm2)>长江下游品种(1 171.8 kg/hm2)>长江上游品种(1 082.1 kg/hm2)>长江中游品种(1 059.3 kg/hm2)>早熟组品种(824.3 kg/hm2)。产油量与含油率、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每提高1 kg/hm2,产油量增加0.5 kg/hm2;含油率每增加1%,产油量则增加36.6 kg/hm2。油菜品种含油率的提高对产油量的贡献率大于油菜产量的提高,提高油菜品种含油率可促进油菜产量的提高。选育含油率达50%,产量3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可大幅度提高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申黄1号”的选育.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 2010

[2]接种蚯蚓对油菜籽粒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张树杰,张春雷. 2011

[3]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英文). 赵继献,杜才富,任廷波,程国平,王仙萍. 2014

[4]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 赵继献,杜才富,任廷波,程国平,王仙萍. 2013

[5]高油油菜品种中油杂11的分子辅助选育及广适应性. 李云昌,胡琼,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谭祖猛. 2008

[6]甘蓝型油菜含油率环境钝敏感基因型材料的筛选. 李超,王璐璐,杨斌,饶勇,肖华贵,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7]高含油量优质油菜新品种‘农科08’的选育. 蒋美艳,李延莉,杨立勇,周熙荣,张俊英,王伟荣,孙超才. 2017

[8]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6号'的选育. 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9]强优势油菜品种农华油101在国家区试中的产量及含油率表现. 侯国佐,侯燕,何惠萍,侯剑,林勇,杨百建. 2010

[10]移栽密度对高含油量双低油菜苏油5号产量、产油量及品质的影响. 黄萌,眭彬彬,张建栋,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5

[11]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在云南省的发展前景. 杨克昌,王云美,高祥扩,赵自仙,孔建华,孙家荣,白文睿. 2003

[12]油研9号在浙江省的综合性状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陆国军,余顺波,张春妹,周阿囡. 2006

[13]不同播种期对亚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凤云,张辉,贾霄云,斯钦巴特尔,周宇,伊六喜. 2014

[14]贵州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 田世刚,郭平,沈奇,王仙萍,杨森,商志伟,徐静,赵继献,杜才富. 2017

[15]部分高油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研究与分析. 梁孝莉,孙德全,林红. 2010

[16]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宁杂1号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 高建芹,陈新军,浦惠明,伍贻美. 2001

[17]利用离体诱变培育花生新品种宇花4号. 李冠,王霞,尹秀波,胡晓辉,陈静,乔利仙,隋炯明,王晶珊. 2017

[18]不同有机肥对油用亚麻品质的影响. 吴兵,赵利,谢亚萍,高玉红,牛俊义. 2015

[19]氮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对优质杂交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1

[20]氮磷钾镁锌混合施用对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汪瑞清,杨国正,史茜莎,姚艳丽,宋峥,彭运磊.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