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植对防护林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莹

作者: 徐莹;邓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补植;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针阔混交林;短期效益

期刊名称: 森林与环境学报

ISSN: 2096-0018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29-3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开展高寒荒漠区防护林林内补植对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短期效益分析,为当地防护林稳定和持续发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贵南县黄沙头2019年补植青海云杉的青杨林群落为对象,未补植为对照,对沙化土地丘间地造林后5、10、15、20和25 a防护林林分结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林内环境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补植后林内生物量显著高于未补植林地,且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为最大;灌木层多样性指数以20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56),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1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73);草本层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25年生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最大(0.93、0.53);补植后林内月平均相对湿度、10和3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未补植林分(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土壤表层(10 cm)、深层(150、200 cm)含水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未来该地区以青杨为先锋树种的防护林经营中,可对25年林分开展以青海云杉为主的次林层补植,乡土树种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可为群落正向演替提供稳定的生殖策略,有利于防护林持续健康发育。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杨树大田扦插苗营养杯移栽补植造林技术. 张妍,彭儒胜,王乃锐,刘巍,于雷,计家宝. 2024

[2]东部半山区玉米前期栽培管理. 郭法申,方向前. 2007

[3]基于Biome-BGC模型的浙江凤阳山针阔混交林碳动态模拟. 黄璐瑶,杜珊凤,纪小芳,管鑫,刘胜龙,叶丽敏,姜姜. 2024

[4]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研究. 刘建新,曲晓晶,侯淑艳,朱金兆. 2013

[5]枣园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分离株生物学差异性分析. 刘振亚,张王斌,唐俊煜,邵延慧,但红侠. 2018

[6]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邓磊,朱春云,于世川,祁银燕,张文辉,杜盛,关晋宏. 2020

[7]辽东山区蒙古栎近熟林林分结构特征及优化调控. 董莉莉,汪成成,赵济川,刘红民,王建军,刘怡菲,高英旭. 2022

[8]延安地区辽东栎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薛智德,朱清科,山中典和,路保昌,陈卫平. 2008

[9]宁南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林分的结构与水文影响比较. 韩新生,许浩,蔡进军,王月玲,董立国. 2018

[10]林分结构对森林生态功能影响的研究综述. 王会平,韩新生,许浩,王登魁,王力红,张伟正,杨彦军,张世杰,杨伟,贾生舜. 2024

[1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12]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秦景,贺康宁,刘硕,郑佳丽,王占林. 2010

[13]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AMF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何跃军,吴春玉,何丙辉,丁贵杰,孙学广,高秀兵. 2016

[14]温州市区居住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雷海清,何家骅. 2005

[15]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时空尺度. 江小雷,岳静,张卫国,柳斌. 2010

[16]广州地区春季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特征.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8

[17]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江小雷,张卫国,严林,王刚. 2004

[18]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19]白龙江上游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郭正刚,刘慧霞,孙学刚,程国栋. 2003

[20]祁连山北麓四种天然草地蝗虫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孙涛,龙瑞军,刘志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