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杂交种四杂36号选育报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江红
作者: 王江红;张淑君;马忠良;周紫阳;闫鸿雁;李光华;马英慧;王贵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四杂36号;早熟高产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47-148
摘要: 四杂36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原四平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外引不育系314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991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好、高抗叶斑病、抗黑穗病,抗旱、耐涝、不倒伏、活秆成熟。一般产量7200~7400kg/hm2,适宜于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省笫一积温带及内蒙古能种植敖杂1号的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杂交种白杂8号的选育报告. 王鼐,李淑华,刘涛,闫会明,王瑛霞,孙彤,孔凡甲. 2000
[2]酒精型高梁杂交种"吉杂118". 李继洪. 2008
[3]高粱杂交种峰杂2号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措施. 李志光,赵国强,孙军玲. 2017
[4]一起伪劣高粱种子经济损失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顾双平,蔡立旺,姚立生. 2012
[5]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6]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2017
[7]矮秆·极早熟高粱杂交种吉杂140的选育与栽培研究. 李继洪,高明超,侯佳明,李淑杰,李伟,胡喜连,高鸣,高士杰. 2017
[8]高粱新品种凤杂18号的选育. 张岩,陈燕萍,徐李娜,高玉江,刘兆国. 2018
[9]高淀粉酿酒高粱杂交种吉杂157选育报告. 赵德,杨微,高悦,梁军,侯佳明,李继洪,高士杰. 2019
[10]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吉杂229的选育. 于淼,陈冰嬬,石贵山,王鼐. 2020
[11]高粱杂交种吉杂151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梁军,杨微,侯佳明,高悦,赵德,李捷,李继洪,高士杰. 2020
[12]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杂交种晋杂12号选育及利用研究. 李团银,柳青山,张福耀,韦耀明. 1999
[13]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韦耀明,柳青山. 1995
[14]高粱杂交种吉杂203号的选育. 王鼐,刘红欣,苏颖,刘涛. 2006
[15]高粱区域试验新杂交种的综合评价. 仪治本,李团银,李三棉. 1991
[16]晋杂3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邵强,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乔婧,柳青山. 2013
[17]外国抗蚜资源在吉林省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张淑君,马忠良,周紫阳,王江红,李光华,马英慧. 2004
[18]吉林省中矮秆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王鼐,刘红新,苏颖,李玉发. 2006
[19]高粱新品种吉杂142的选育与栽培. 李继洪,陈冰嬬,李伟,高明超,侯佳明,高士杰. 2016
[20]高粱A_2胞质在吉林省高粱生产中的应用. 李继洪,高士杰,檀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宇;高悦;周紫阳;王江红;吕鹏飞;唐玉劼;张洪友;王威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
-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高粱品种识别研究
作者:宋少忠;刘园园;周紫阳;滕星;李继红;刘君玲;高勋
关键词:高粱;高光谱成像;机器学习算法;品种识别
-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吉杂375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一铭;胡月;刘禹夫;于维;窦忠玉;张秀荣;曲祥春;闫鸿雁
关键词:高粱;种植密度;氮肥;产量;吉杂375
-
核桃JrSnRK1α1.1调控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
作者:王贵芳;姚元涛;许海峰;相昆;梁家慧;张淑辉;王文茹;张明娟;张美勇;陈新
关键词:核桃;JrSnRK1α1.1;转基因;种子;油脂;表型;千粒重
-
AM真菌与氮交互作用对高粱根系侵染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马英慧;马英智;马英杰
关键词:AM真菌;氮;交互作用;高粱;根系侵染率;光合特性
-
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作者: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关键词:高粱;亲本系;单核苷酸多态(SNP);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
-
103个核桃品种(系)炭疽病抗性鉴定评价
作者:许海峰;宋长艳;傅茂润;王贵芳;沈广宁;陈新
关键词:核桃;炭疽病;抗性鉴定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