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下抗虫陆地棉杂交种优势表现及经济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朝柱

作者: 邢朝柱;喻树迅;郭立平;苗成朵;冯文娟;王海林;赵云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生态环境;杂种优势;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7 年 19 卷 01 期

页码: 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超亲优势普遍存在,尤以皮棉产量和子棉产量为强,铃数次之。高产水平环境中,杂交种和亲本产量水平均较高,群体超亲优势不明显;产量水平相对较低的环境下,杂交种产量水平相对较低,但群体超亲优势显著,表明杂交种产量相对稳定,而亲本产量水平发挥受环境影响较大。品质性状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但超亲优势表现均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铃数与产量最为密切,单株结铃性强是杂交种选育的重点;铃数、铃重和衣分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亲本选配,三个性状可以同步提高。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不一致,麦克隆值与多数品质性状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选配高产优质杂交组合时,一定要选择较低麦克隆值的材料当亲本。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SSR标记与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孙亚莉,何守朴,陈琼玲,郑晓楠,杜雄明. 2016

[2]水稻穿梭育种的选择效应. 吕子同,唐绍清,闵绍楷. 1992

[3]水稻杂种优势表现与双亲遗传差异. 罗利军,梅捍卫,余新桥,王一平,钟代彬,应存山,黎志康,A.H.Paterson. 1999

[4]辣椒净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马艳青,张竹青,陈文超,戴雄泽,李雪峰,曹小兵. 2009

[5]优质蛋白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朱卫红,卢彩霞,孙若楠,杜永娜. 2009

[6]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的产量变化.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景希强,邢锦丰,黄长玲. 2010

[7]高粱籽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高鹏,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张俊珍,史丽娟,平俊爱. 2017

[8]RAPD分子标记与小麦杂种优势相关性研究. 刘宏伟,刘秉华,张改生,王振华. 2005

[9]优质蛋白玉米产量与和品质性状间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朱卫红,卢彩霞,孙若楠,杜永娜. 2009

[10]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李国强,陈爱萍,孟兆萍. 2004

[11]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乐美旺,曹开蔚,张冬仙,汤洁,饶月亮,周红英. 2006

[12]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李焕朝,杨联松,张德泉,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 2000

[13]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李国强,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陈爱萍,张文云. 2005

[14]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划分及主要性状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祁志云,杨华,李淑君,邱正高,张亚勤,袁亮,金川. 2013

[15]新疆棉花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利用对策. 徐卫,叶凯. 2000

[16]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7]中棉所29号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开发研究. 刘圣田,韩长胜,李泽田,朱和民,冯俊芝,张玉花,刘继永. 1999

[18]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9]中国杂交棉步入生产的发展历程. 邢以华. 2007

[20]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