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奕鼎

作者: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名优祁红;提香;含水量;温度;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19 期

页码: 170-17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个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时采用低温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时采用高温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做形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形成的影响.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方吴云,王烨军,苏有健,雷攀登,吴琼. 2012

[2]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沈强,牟小秋,郑文佳,胡华键,赖飞. 2012

[3]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4]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与发酵工艺研究.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雷攀登,方吴云,夏先江,苏有健,胡善国. 2014

[5]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6]提香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滕靖,龚自明,高士伟,高志明,刘盼盼,王雪萍,郑鹏程,王胜鹏,郑琳. 2017

[7]土壤三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赵春江,王成,侯瑞锋,乔晓军,徐志龙. 2007

[8]黑河地区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武,刘亚光,李宝华,李艳杰,洪峰. 2011

[9]营口市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 高占文,唐文举,王殿忠,董俊厚. 2014

[10]基于生物质原料的二氧化碳施肥器效果试验. 高瑞龙,王琨琦,郭文忠,贾冬冬,聂铭君,刘楠,赵倩. 2016

[11]影响包膜尿素氮溶出的因素. 叶雪珠,何积秀,王小骊,何念祖. 2001

[12]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 范利超,杨明臻,韩文炎. 2014

[13]温度-水分协同调控对枸杞枝条粉氮素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杜涵,路洁,周丽娜. 2024

[14]萎凋叶含水量对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娟,王杰,王奕,罗红玉,钟应富,邬秀宏,袁林颖. 2020

[15]杀青程度对炒青茶品质的影响. 王春梅,曾旭,熊红兵,曾泽彬,陈叙生. 2017

[16]油菜样品前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 黄晓荣,汪建来,赵竹,赵斌,吴新杰,黄诚. 2004

[17]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崔鑫霞,罗显扬,郑文佳. 2010

[18]不同做形干燥方式对名优祁红香气成分的影响. 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王辉,杨婷,周汉琛. 2018

[19]名优祁红初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变化.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2015

[20]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情况调查.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