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单倍体克服籼粳交的不亲和性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军
作者: 张建军;范昆华;章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粳杂交;双单倍体;不亲和性;育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5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626-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籼粳交F_1体细胞愈伤组织的秋水仙素处理和四倍体花药培养,建成了水稻四倍体诱导及双单倍体分解系统。应用这一系统获得了44个籼粳交组合的双单倍体及其自交后代。对这些双单倍体及其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籼粳交育性可能受寡基因控制,双单倍体途径通过改变正常的世代交替过程,能部分克服籼粳交的不育性及倾籼或倾粳的偏态分离,并具有比F_2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双单倍体一代群体中,育性正常的植株约占40%,这是F_1所没有的类型。大多数育性正常的双单倍体一代植株,其自交后代仍将保持正常而稳定的育性。在双单倍体后代中,有45.06%的株系倾粳,35.80%的株系倾籼,19.14%的株系属中间型。籼粳双单倍体综合性状的稳定与常规育种相似,需较长时间。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克服甘薯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方法研究. 陆漱韵,李惟基,李太元,王克通. 1994
[2]水稻-病原细菌互作中的NO产生来源及其对HR的调控作用. 文景芝,刘佳妮,齐放军,吴茂森,何晨阳. 2006
[3]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 罗玉秀,杜德志. 2007
[4]油菜远缘杂交研究. 赵彩霞. 2015
[5]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研究. 周旭红,桂敏,蒋亚莲,苏艳,卢珍红,田敏,余蓉培,莫锡君. 2016
[6]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7]同质恢渗粳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及耐冷水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周乐良,伍祥,石帮志,张上都,陈文强,汤鸿钧. 2012
[8]利用广亲和品种开展籼粳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 阴国大,谭震波. 1992
[9]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徐海,刘宏光,朱春杰,杨莉,郭艳华,王嘉宇,杨乾华,徐正进,郑家奎,陈温福. 2007
[10]水稻亚种间强优新组合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徐伟东,李冠,蔡金洋,杨尧城. 2017
[11]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F_2代亚种属性与株型性状的特点. 王鹤潼,徐海,江奕君,赵明珠,杨莉,徐正进,陈温福,郑家奎. 2013
[12]水稻籼粳亚种间F_1生育期超亲表现与遗传分析. 李和标,邹江石. 1992
[13]水稻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王建军,石守筠,张宏德,王顺其. 1993
[14]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 朱春杰,郭艳华,刘宏光,王嘉宇,杨莉,杨乾华,郑家奎,徐正进,陈温福. 2009
[15]“02428选”的广亲和性及其杂种优势. 王才林,邹江石,王子明,李传国,李和标. 1991
[16]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徐海,江奕君,赵明珠,周平,杨莉,李茂柏,徐正进,陈温福,郑家奎. 2013
[17]籼粳交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曹立勇,罗玉坤,朱旭东,闵捷,熊振民. 1995
[18]籼稻褐稻虱抗源在籼粳杂交后代中的抗性表现与利用. 阳体冰,徐锁顺,谷福林. 1990
[19]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谢戎. 1997
[20]籼粳水陆稻杂交的株高和结实率遗传. 杨江义,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周玉萍.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会宁半干旱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周刚;李尚中;樊廷录;赵刚;张建军;党翼;王磊
关键词:玉米;品种;全生物降解地膜;筛选试验;会宁半干旱区
-
陇东旱塬区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作者:张铠鹏;赵海燕;续创业;王腾飞;赵刚;党翼;李尚中;周刚;王磊;张建军;樊廷录
关键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籽粒机收指标;灰色关联度
-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降水
-
全产业链视角探寻河北省水果产业发展规律-评《河北省水果生产要素配置及竞争力研究》
作者:张建军
关键词:
-
油菜秸秆和玉米青贮混贮对发酵品质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建军;普宣宣;易思宇;张秀敏;王荣;马志远;李秋爽;郑琛;王敏
关键词:玉米青贮;油菜秸秆;混贮;体外瘤胃发酵
-
草莓新品种'石莓12号'
作者:杨雷;杨莉;路鹏;张建军;范婧芳;吴德生;李莉;冯佳
关键词:草莓;品种
-
西北旱塬免耕的产量效应受降水特征和施肥显著影响
作者:张建军;党翼;赵刚;王磊;周刚;王淑英;李尚中;樊廷录;胡靖宇;王鹤龄;张文菊
关键词:黑垆土;传统耕作;免耕;施肥;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土壤养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