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亮

作者: 袁亮;杨华;邱正高;汤玲;张亚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直链淀粉;ae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6 期

页码: 50-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评价玉米淀粉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ae基因的发现使商业性的高直链淀粉育种项目得以开展。本研究介绍了高直链淀粉的兴起和玉米直链淀粉的利用价值,从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两方面探讨了高直链淀粉玉米的育种方法,并综述了有关直链淀粉检测的研究进展和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的栽培要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增塑剂对高直链淀粉基生物降解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孙炳新,向斌,韩春阳,马涛. 2010

[2]专用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株两优06的选育与应用. 刘庆龙,杨远柱,姚海根,金庆生,石天宝,祁永斌,严文潮,俞法明. 2019

[3]高直链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强吸水剂材料. 马涛,吕富强. 2010

[4]工业用高淀粉玉米及其品质改良. 李进,阿不来提,李铭东,梁晓玲,冯国俊. 2000

[5]块根特异启动的木薯SBE Ⅰ、SBE Ⅱ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弓淑芳,郭安平,郭运玲,孔华,阳辛凤,贺立卡. 2011

[6]高直链淀粉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渝优21. 肖人鹏,唐永群,张现伟,姚雄,刘强明,张巫军,段秀建,李超明,李经勇. 2019

[7]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8]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9]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0]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1]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2]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3]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4]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5]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6]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7]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8]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19]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20]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 王俊强,赵念力,钱春荣,宫秀杰,于洋,王振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