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玉米区主推玉米品种抗玉米叶斑病鉴定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红
作者: 李红;晋齐鸣;孟灵敏;苏前富;张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大斑病;灰斑病;抗性评价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2 年 37 卷 06 期
页码: 39-4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方法,对春玉米区177份主推品种进行主要叶斑病—大斑病、灰斑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对大斑病表现抗病类型(高抗-中抗)的品种154份,占总数的87.0%,对大斑病表现感病类型(感病-高感)的品种23份,占总数的13.0%。对灰斑病表现抗病类型(高抗-中抗)的品种140份,占总数的81.8%,对灰斑病表现感病类型(感病-高感)的品种31份,占总数的18.2%,筛选出兼抗2种病害的品种120份,占总数的70.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和灰斑病的防治效果. 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刘传兵,田祚旭. 2016
[2]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刘丽云. 2007
[3]玉米种质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吕香玲,李新海,陈阳,史振声,李凤海,傅俊范. 2011
[4]玉米新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 董丽英,刘树芳,杨佩文,郑凤萍,曾莉,杨勤忠. 2010
[5]外引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薛玉梅,王丽娟,刘可杰,徐秀德. 2015
[6]35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害抗性的精准鉴定与评价. 肖明纲. 2022
[7]辽宁常用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鉴定. 董怀玉,王丽娟,刘可杰,张明会,徐志平. 2014
[8]玉米大斑病广谱抗性外引自交系的发掘与抗病基因初步鉴定. 肖明纲,宋凤景,孙兵,左辛,赵广山,辛爱华,李柱刚. 2018
[9]10份椰子种质资源对灰斑病室内抗性评价. 余凤玉,刘蕊,孙程旭,唐庆华,宋薇薇,牛晓庆. 2024
[10]不同Ht基因改良玉米自交系77的抗性表现及应用研究. 黄宜祥,李远春,兰发盛,袁守凡,张国荣. 1990
[11]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赵秀梅,郑旭,王连霞,刘洋,王立达,李青超. 2021
[12]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研究. 张崎峰,王晓鸣,蔡鑫鑫,张伟巍,陈海军,李金良. 2015
[13]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李春霞,苏俊,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3
[14]玉米大斑病暴发流行对玉米产量和性状表征的影响. 苏前富,贾娇,李红,陈立军,张伟,孟玲敏,马莹莹,晋齐鸣. 2013
[15]抗玉米大斑病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的效应. 张培高,汪燕芬,吕宏斌,罗黎明,番兴明. 2007
[16]云南、贵州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何泽民,王会伟,李晚忱,王晓鸣. 2009
[17]玉米慢大斑病性研究. 邓先明,余俊杰,彭化贤,周晓刚. 1993
[18]玉米大斑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飞,崔亚坤,王森,袁建华. 2018
[19]玉米杂交种(组合)和自交系对三病一虫多抗、兼抗性鉴定评价简报. 姜晶春,窦永红. 1999
[20]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SNP基因芯片分析. 马骏,刘欣芳,齐欣,弓雪,王金君,李明,姜敏,王延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温度对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的影响
作者:唐美君;李红;张欣欣;姜洪新;王志博;郭华伟;肖强
关键词:灰茶尺蠖;龄数;温度;历期;蛹重;性比
-
不同砧木嫁接对品质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风味的影响
作者:孙娜;朱友洲;孙焱鑫;廖上强;李红
关键词:嫁接;“砧爱1号”;挥发性物质;果实品质
-
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病虫害防治指南
作者:夏先全;肖万婷;魏会廷;吴晓丽;张伟;叶慧丽
关键词:四川省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精细管理
-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
作者:刘岩岩;刘俊杰;吕立涛;李红
关键词:60Co-γ射线;黑木耳多糖;诱变选育
-
退化灵芝菌株的纯化与复壮技术研究
作者:李红;刘岩岩;刘俊杰;赵玉梅
关键词:灵芝;退化;复壮;栽培
-
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作者:徐寸发;陈飞;孙以文;张伟;单成俊
关键词:不同产地;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