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杂交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会明

作者: 周会明;张小雷;马美芳;杨丽芬;赵永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田头菇属;分离菌株;交配型;单孢杂交;出菇验证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

ISSN: 1004-311X

年卷期: 2011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69-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验证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的性遗传模式,探索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间的杂交结果。方法:对菌株YAASM0962、YAASM0969以及茶树菇CS45做了交配型与种间杂交研究。结果:菌株YAASM0962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比例A3B3∶A4B3∶A3B4∶A4B4为6∶10∶14∶7;菌株YAASM0969和茶树菇CS45出现偏分离现象,只有两种极性出现,2种交配型比例分别为(YAASM0969,A5B5∶A6B6)38∶35和(CS45,A7B7∶A8B8)51∶55。菌株YAASM0711与YAASM0962、YAASM0969、YAASM0967、CS45之间杂交能形成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且除茶树菇外均能产生子实体。结论:除茶树菇CS45外其余的菌株为杨柳田头菇,它们的有性繁殖方式应该均为四极异宗结合,伴随人工的栽培,其交配因子基因之间不断的重组、插入或删除引发偏分离现象,导致极性菌株比例失调,甚至使一些极性丢失。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真姬菇杂交菌株H11的选育. 刘明广,冯志勇,霍光华,高君辉. 2008

[2]利用自交寻找食用菌发育缺陷型基因的研究(英文). 柴红梅,周会明,赵静,陈卫民,赵永昌. 2012

[3]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CJ01的分离和鉴定. 刘万学,万方浩,张芬琴. 2012

[4]基于线粒体序列特征的茶树菇及杨柳田头菇分离物快速鉴定. 陈卫民,张小雷,柴红梅,田果廷,赵永昌. 2011

[5]田头菇属真菌研究进展. 周会明,柴红梅,赵永昌. 2009

[6]香菇单孢杂交及耐高温杂交子的ISSR分析. 王丽宁,赵妍,陈明杰. 2015

[7]黑木耳单孢杂交菌株选育研究初报. 李红,刘国丽,刘岩岩,张敏. 2019

[8]阿魏蘑杂交育种研究. 翟阳阳,宋金俤,吴成龙,曹艳芳,蒋宁. 2018

[9]白背毛木耳新菌株‘杂10’的选育. 袁滨,柯丽娜,吴小平,柯斌榕,张志鸿,巫鹏飞. 2017

[10]姬菇258和金凤2-1杂交构建姬菇新菌株. 周洁,曹雪莲,苗人云,贾定洪,黄忠乾,甘炳成,彭卫红,郑林用. 2015

[11]单孢杂交选育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 王瑞娟,陆欢,徐珍,宋春艳,谭琦,刘建雨,尚晓冬. 2023

[12]辽白金针菇2号菌株选育初报. 李超,李红,刘娜,黄竹清. 2018

[13]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周洁,曹雪莲,苗人云,甘炳成,黄忠乾,彭卫红. 2015

[14]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王英华,国立耘,梁德霖,朱小琼. 2003

[15]福建省稻瘟菌的育性及其交配型. 王宝华,鲁国东,张学博,谢联辉,王宗华,袁筱萍,沈瑛. 2000

[16]杏鲍菇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分析.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刘晓红. 2010

[17]鄂、湘、赣、滇、黔、川六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朱培良,沈瑛,袁筱萍. 1994

[18]用微卫星(MS)标记分析稻瘟病菌的有性生殖和遗传多样性. 沈瑛,C.KAYE,J.FROUN,邓一文,D.THARREAU. 2004

[19]湖南省3个主要稻瘟病区菌株的交配型分布及其生理小种测定(英文). Raoul Bruno NGUEKO,沈瑛,徐同. 2003

[20]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鉴定及其部分栽培特征研究. 刘敏祥,何华奇,茅文俊,鲍大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