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丹英
作者: 王丹英;汪自强;方勇;徐律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食昧品质;评价
期刊名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ISSN: 1671-3699
年卷期: 2002 年 03 期
页码: 19-21+65
摘要: 菜用大豆的食味品质分为甜味、质地、香味和鲜味,消费者一般喜欢有甜味、清香味、质地柔软的菜用大豆。研究表明菜用大豆的甜味与籽粒的蔗糖含量显著正相关;可用籽粒的硬度表示质地;菜用大豆的鲜味主要是由于菜用大豆含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可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作为评价菜用大豆鲜味的客观指标。研究还表明菜用大豆的营养与食味品质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蛋白质的含量与籽粒硬度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643.7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鉴定及评价.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温淇汾,高积孝. 2000
[2]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董友魁,刘永涛,张丽莉,宋晓艳,于广文,王玉江. 2010
[3]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5
[4]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4
[5]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2016
[6]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古文,丁桔,徐盛春,陆新苗,胡齐赞,龚亚明. 2011
[7]早熟菜用大豆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吴春芳,姜永平,金丽华. 2007
[8]菜用大豆“楚秀”的开发与利用. 杨加银 ,徐海斌,张复宁. 2002
[9]菜用大豆品种花荚粒形成的初步研究. 杨加银. 2005
[10]菜用大豆育种目标与策略的商榷. 杨加银. 2004
[11]真空渗糖对冷冻菜用大豆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度的影响. 唐明霞,袁春新,陈惠,吴浩,邱海荣,徐莉,薛晨霞. 2012
[12]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比较. 张惠君,敖雪,王海英,李明姝,谢甫绨. 2009
[13]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6
[14]菜用大豆品种改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1998
[15]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2010
[16]菜用大豆技术交流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李笑,徐志福,朱丹华. 2008
[17]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选育. 顾卫红,麻浩,杨红娟,马坤,姚祥坦. 2006
[18]优质、早熟、抗病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四号”的选育. 马坤,王庆中,杨红娟,顾卫红,喻德跃. 2006
[19]菜用大豆新品种‘苏豆16号’. 陈华涛,刘晓庆,袁星星,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陈新. 2019
[20]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詹丽钏;周子榆;陈松;王丹英;胡帅栋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产量;土壤肥力
-
氮肥运筹对优质杂交稻华浙优210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荣会;王丹英;褚光
关键词:优质稻;氮肥运筹;产量;品质
-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冯向前;徐建强;沈足金;王丹英;徐春梅;陈松;章秀福;肖玉苹
关键词:播期;优质稻;产量;米质;气候因子
-
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和胚芽葡萄糖供应差异与胚芽存活的关系
作者:郑广杰;叶昌;朱均林;陶怡;肖德顺;徐亚楠;褚光;徐春梅;王丹英
关键词:淹水逆境;水稻种子;胚芽存活率;葡萄糖;α-淀粉酶;抗氧化酶
-
寒地粳稻在长江下游地区作双季早粳稻产量和品质表现分析
作者:徐亚楠;陶怡;叶淑珍;徐春梅;陈松;褚光;王丹英;欧阳由男
关键词:双季早粳稻;积温带;有效穗数;品质;产量
-
不同灌溉模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徐冉;杨文叶;朱均林;陈松;徐春梅;刘元辉;章秀福;王丹英;褚光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干湿交替灌溉;产量;水分利用率;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水稻无人机直播产量、效益分析及技术要点
作者:童纪氚;戎雪利;任萍;褚光;王丹英
关键词:水稻;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无人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