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国大鲵与人工繁殖子一代雄性形态及精液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鉴毅

作者: 刘鉴毅;谭永安;刘明国;黄荣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鲵;雄性形态;子一代;精液;精子

期刊名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ISSN: 1004-7271

年卷期: 2005 年 14 卷 01 期

页码: 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鲵人工繁殖子一代雄鲵与野生雄鲵在体重均为3.25kg时,肥满度分别为0.6115和0.5483;在全长均为65cm时,肥满度分别为0.9103和0.7280,因此子代雄鲵比野生雄鲵略显肥短。进行二次催产率试验,野生雄鲵催产率为28.6%~37.5%,1998年子一代雄鲵催产率为75%~80.2%,1999年子一代雄鲵催产率为72.2%,子代比野生代催产率显著高(P<0.05)。在体重相同时,子代雄鲵精液量比野生雄鲵精液量多20%~40%,最大精液量一尾雄鲵可挤30~40mL,精子密度子代比原种稍高,最高密度为(5.52~8.3)×106ind/mL,精子体积占精液的8.0%~13.3%。pH值均为弱酸性或中性(6.4~7.1);精子大小为(170~210)μm×(3.8~4.5)μm。

分类号: S917

  • 相关文献

[1]猪精子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张航,杨宇泽,Jesse Oluwaseun Ayantoye,董建华,潘红梅,赵学明. 2025

[2]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2019

[3]盐胁迫下苜蓿父代与子一代种子萌发研究. 王晓春,杨天辉,王川,杨炜迪,陈彩锦. 2020

[4]凡纳滨对虾亲本和子一代群体的线粒体DNA遗传特征研究. 陈薇,马凌波,马春燕. 2016

[5]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6]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4

[7]高温胁迫对2种杂交石斑鱼存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邵彦翔,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张梦淇,李文升. 2017

[8]患病大鲵中嗜水气单孢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文正常,余波,徐景娥,蔡一鸣. 2010

[9]1例人工养殖大鲵腹水病的诊治. 吴玙彤,余波,周思旋,徐景峨,罗永成. 2014

[10]大鲵人工养殖关键技术. 李正友,郭兴祥,刘玉锋,李道友,周路,刘霆. 2008

[11]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徐景峨,余波,文正常,方开志,黄家良,唐杰. 2010

[12]大鲵柱状黄杆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余波,罗永成,徐景峨,周思旋,杨莉,马永兵. 2014

[13]一例人工养殖大鲵感染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治. 余波,王芳,杨莉,史开志,徐景峨. 2013

[14]贵州大鲵产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李正友,罗永成,谢巧雄,杨兴,周路,孔杰. 2013

[15]大鲵苗种驯养试验. 李正友,郭兴祥,刘霆,李道友,周路. 2008

[16]张家界大鲵繁殖洞穴外溪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 梁志强,王崇瑞,伍远安,立华,危起伟,洪波,刘训华,胡维军. 2016

[17]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CP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 曾宪辉,曾令兵,周勇,范玉顶,陈倩,刘文枝,张雪萍,张琳琳. 2015

[18]4个大鲵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解宜兴,毛盼,邓智勇,何平,李军涛. 2019

[19]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四: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 孙雪娜,冯文生,冯广朋,王海华. 2020

[20]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三:全人工繁育技术. 康升云,王海华,冯广朋,郭全友,冯文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