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尤晗

作者: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高幼华;姜丽丽;冯玉钿;王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密度;播种方式;植株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87-92

摘要: 小整薯播种是未来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趋势。试验以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为研究对象,110 cm大垄垄上双行种植,采用切块播种和整薯播种2种种植模式,每种模式下设9个处理,分别为3个行距(垄上2行之间的间距):15,20和25 cm,3个株距:15,20和25 cm。经过试验发现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相比出苗期提前1~3 d;株高、茎粗小于切块播种,但是单位面积内主茎数增多;植株鲜重和干重都小于切块播种,植株的干鲜重比高于切块播种;单株结薯数整薯播种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18.34%;整薯播种的商品薯率都低于切块播种,产量除处理15×20外都高于切块播种,处理25×25、25×20、20×20的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产量分别高出43.00%,31.73%,40.59%,且差异显著,处理15×25产量高出48.36%,差异极显著。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产量最高处理分别为36 473和29 263 kg/hm~2。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 段惠敏,卢潇,周晓洁,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程李香,张峰. 2021

[2]不同品种、密度、施氮量、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艳军,刘佳,张钟,张翠萍,李建增,胡选江,施立安,高玉玺,罗磊,蔡述江,李怀红,饶敏. 2023

[3]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凯,贾永红,罗四维,王润琪,郝立冬,张金汕,石书兵. 2023

[4]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2013

[5]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7

[6]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7]两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Ⅱ.不同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制种效果的影响. 宁祖良,席代汶,邓锡兴. 2000

[8]不同播种方式对合丰50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王洪武,李灿东,张茂明,赵清国. 2009

[9]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 杨相昆,田海燕,魏建军,战勇. 2009

[10]荞麦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田间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张艳军,黄金亮,王艳青,胡选江,卢文洁,孙道旺,尹桂芳,任长忠,王莉花. 2019

[11]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2]不同肥料种类及种植密度对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王鹏,陈辉云,吴艳艳,李元姣,刘助生,范大泳. 2012

[13]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刘永贤,李文宝,梁海玲,杨为芳,曾艳,刘文奇. 2010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陇薯7号'生长、产量及不同质量块茎分布的影响. 曲亚英,李掌,郑永伟,白永杰,王敏,罗爱花. 2020

[15]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16]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金光辉,高幼华,刘喜才,尤晗,姜丽丽,孙静,冯玉钿,牟芮,吴立萍,李雅南. 2015

[17]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郝智勇. 2017

[18]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王云高,易九红,周虹,杨永平,李祯凤. 2014

[19]红壤旱地高梁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阮关海,丁祥海. 2002

[20]不同种植密度对毛豆'琼鲜豆15'植株性状的影响. 王敏芬,唐力琼,林家贵,林延慧,林力,白翠云,陈新慧,朱红林,徐静,钟海菊,侯本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