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叶黄素添加剂对中华鳖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燕

作者: 刘海燕;李超;薛敏;杨振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叶黄素;中华鳖;急性毒性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24 期

页码: 17-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评价天然叶黄素添加剂对中华鳖的安全性,分别采用单次和连续口服叶黄素添加剂的致毒方式进行天然叶黄素添加剂的毒性实验研究。在单次口服致毒实验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叶黄素添加剂的单次口服剂量分别为0和18 831[mg/(kg bw.d)],每组30个重复,在随后的14 d观察中华鳖死亡情况;在连续口服致毒实验中,设计了5个叶黄素添加剂在饲料中的添加水平:0(D1)、0.15%(D2)、0.3%(D3)、0.6%(D4)和8%(D5),每个处理组24个重复,连续投喂21 d。实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口服致毒实验中,当叶黄素添加剂剂量为18 831[mg/(kg bw)]时,中华鳖没有出现一只死亡;连续口服致毒实验中,各处理组间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本实验中的天然叶黄素添加剂(含叶黄素4%)经口LD50>18 831[mg/(kg bw)],为实际无毒物质;对中华鳖21 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大于801.19[mg/(kg bw.d)]。

分类号: S963

  • 相关文献

[1]万寿菊对老龄蛋鸡蛋壳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敏,王丽萍,张艳明,毛冉,韩天龙,李志明. 2014

[2]万寿菊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冯倩倩,陈东亮,程曦,董然,李明远,黄丛林. 2015

[3]玫瑰醋饮料开发. 励建荣,裘纪莹. 2007

[4]植物叶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 韩蕾,宋曙辉. 2005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叶黄素. 王明月,吕岱竹,王秀兰. 2008

[6]胶束化对Caco-2上皮细胞叶黄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陈叶,戴竹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郁志芳. 2019

[7]高等植物叶黄素合成代谢与调控机制. 汪雨茜,李大婧,何伟伟,包怡红,刘春泉,宋江峰,黄午阳. 2018

[8]2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米中黄色素的比较. 王喆,郝瑞丽,陈利青,马芳芳,韩渊怀,张彬. 2019

[9]青少年近视与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查. 李宏,丁俊杰,顾鑫,杨晓贺,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邱洪斌. 2020

[10]色素万寿菊中叶黄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王国兰,程曦,任君安,乔伟,罗昌,吴忠义,黄丛林,康宗利,张秀海. 2012

[11]黄秋葵LCY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永平,陈敏氡,朱海生,温庆放,刘建汀. 2017

[12]玉米黄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徐秀红,卢华兵,吕桂华,陈一波,舒庆尧,郭国锦. 2011

[13]叶黄素在面包加工与贮藏中的稳定性. 谢晓叶,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14

[14]叶黄素微胶囊化研究. 王闯,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1

[15]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稳定性的研究. 李大婧,方桂珍,刘春泉,于家鹏. 2007

[16]不同类型西双版纳黄瓜果实成熟期营养成分分析. 沈镝,李锡香,方智远,靳松,刘发万. 2009

[17]叶龄与摘花对黄秋葵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罗燕春,黎军平,韦吉,刘国道. 2008

[18]叶黄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吕仁龙,李茂,胡海超,周汉林. 2021

[19]不同颜色薄膜遮光对烟草生长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邬春芳,李军营,李向阳,张云贵,柯学,李志宏. 2011

[20]优质烤烟品种叶片质体色素变化规律研究. 郭素英,罗成刚,胡海洲,马倩,宋志美,刘魁,韩安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