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土壤中As(Ⅴ)解吸行为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萍萍

作者: 吴萍萍;曾希柏;白玲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s(Ⅴ);解吸;土壤类型;动力学;热力学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11 年 031 卷 005 期

页码: 1004-10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As(Ⅴ)在土壤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类型试剂(NaOH、NaCl、NaHCO3、柠檬酸、草酸及磷酸盐缓冲液)对所吸附砷的解吸效果,对As(Ⅴ)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解吸热力学和动力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OH和磷酸盐缓冲液对几种土壤吸附砷的解吸效果较好,解吸率分别在47.3%~73.0%和35.4%~66.6%之间;除黑土外,草酸和柠檬酸对其它几种土壤吸附砷的解吸能力中等;NaHCO3和NaCl对各种土壤吸附砷的解吸效果较差,解吸率分别在10.3%~42.1%和2.3%~32.2%之间.供试土壤中,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解吸的砷量较高,解吸量分别在0.004~0.135 mg·g-1和0.009~0.101 mg·g-1之间,黄壤和黑土其次,紫色土、紫色砂页岩发育的红壤和潮褐土的解吸量较少,潮褐土的解吸量仅在0.012~0.027 mg·g-1问.以NaOH为解吸剂进行热力学试验发现,随初始砷浓度的增加,土壤对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相应增加,吸附量与解吸量间呈线性关系;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土壤的解吸量均在开始的1 h内快速上升,5 min内即达到平衡解吸量的43.9%~65.1%,至2 h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此时解吸量达平衡解吸量的78.4%~91.8%,之后解吸量和解吸率均不再变化或变化很小.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土壤中As(V)解吸行为的研究. 吴萍萍,曾希柏,白玲玉. 2011

[2]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苹果汁有机酸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 姜飞虹,袁亚宏,任婷婷,孟掉琴,岳田利. 2017

[3]土壤钾素研究进展. 金继运. 1993

[4]北京山地不同阔叶林型下土壤脲酶动力学与热力学特征. 王乐乐,戴伟,聂立水,曹均. 2010

[5]多孔型及空腔型聚合物乳胶粒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康凯,阚成友,杜奕,李玉中,刘德山. 2004

[6]双功能化磁性纳米修复剂对多重金属的快速、高效钝化行为. 梁静,韩露,李宝,时珍珠,刘星驰,彭李超,邹雪艳. 2021

[7]氟啶胺胁迫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骆爱兰,余向阳. 2011

[8]氟啶胺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骆爱兰,余向阳. 2011

[9]冰温贮藏过程中蟹味菇几种营养成分变化的动力学特征. 张辉,乔勇进,张娜娜,唐坚,马丽. 2014

[10]应用XAFS研究草酸根和胡敏酸对As(Ⅴ)在红壤中吸附的影响. 罗磊,张淑贞,马义兵,谢亚宁,胡天斗. 2009

[11]有机酸对As(Ⅴ)在土壤中老化的影响. 高雪,曾希柏,白玲玉,尼玛扎西,苏世鸣,王亚男,吴翠霞. 2017

[12]离子强度和磷酸盐对铁铝矿物及土壤吸附As(Ⅴ)的影响. 吴萍萍,曾希柏,李莲芳,白玲玉. 2012

[13]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热力学函数及植物不同部位水势特征的研究. 毕江涛,冯锐. 1998

[14]DEP和DBP在黑土胶体微界面的动力学行为. 徐伟慧,胡影,王志刚. 2018

[15]气体水合物基础特性研究进展. 刘昌岭,郝锡荦,孟庆国,李承峰,孙建业. 2020

[16]温室温湿度耦合控制方法研究. 高立婷,戴思慧,徐新明,周娟,李明. 2021

[17]环丙唑醇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热力学研究. 穆朋倩,徐娜娜,贾琪,尹志强,钱永忠,杨曙明,邱静. 2015

[18]几种有机酸对紫玉米花青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王宇滨,张超,马越,岳喜庆,赵晓燕. 2010

[19]木质素基活性炭对染料废水中结晶紫的吸附研究. 冼学权,杜芳黎,唐培朵,顾传君,黎演明,马蓝宇. 2020

[20]荧光铁载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研究. 安鸣,许彩虹,孟晶岩,杨斌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