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微核心种质γ射线辐射敏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云云

作者: 孙云云;古佳玉;赵林姝;郭会君;谢永盾;赵世荣;赵紫伟;宋希云;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微核心种质;辐射敏感性;TaKu70和TaKu80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6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189-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59个小麦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进行剂量为0、100、150、25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探讨小麦微核心种质的γ射线辐射敏感性分布,以及DNA损伤修复基因TaKu70和TaKu80对辐照的应答模式。结果表明,小麦微核心种质的苗高损伤率与γ射线辐照剂量间存在着3种函数关系:对数、线性、幂函数。以苗高损伤率为50%时的辐照剂量HD50作为主要的辐射敏感性分型指标,分别统计不同函数关系的微核心种质落入不同剂量区间的基因型个数,并依此将259份微核心种质分为敏感型(10)、较敏感型(96)、较钝感型(101)、钝感型(52)。对数函数关系中以敏感型和较敏感型为主,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但变化不明显;线性函数关系中以较敏感型和较钝感型为主,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增;幂函数关系中以较钝感型和钝感型为主,TaKu70和TaKu8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总体升高,但随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一般相对表达量的峰值出现在150 Gy。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杂合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施巾帼,张伯林. 1990

[2]不同小麦基因型对γ射线辐照敏感性的分子解析. 韩冰,古佳玉,赵林姝,郭会君,谢永盾,赵世荣,孙云云,宋希云,刘录祥. 2014

[3]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 阎晓涛,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李欣,乔麟轶,畅志坚,任永康,郑军,张晓军. 2020

[4]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 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司红起,卢杰,马传喜. 2010

[5]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伍翠平,王晓鸣,文成敬,宋凤景,武小菲,杨知还,李洪杰. 2009

[6]多花木蓝辐射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研究. 罗天琼,谭金玉,莫本田,赵明坤,王普昶,龙忠富. 2013

[7]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的关系. 赵孔南,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2

[8]高等植物的辐射敏感性. 冯志杰. 1992

[9]大麦的核DNA含量与辐射敏感性. 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2

[10]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模糊聚类分析<英文>. 冯志杰,王琳清. 1992

[11]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及其诱变效应的研究. 冯志杰,王琳清. 1987

[12]高羊茅辐射敏感性和辐照处理对其成熟种子愈伤诱导的影响. 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郎春秀,陈锦清,夏英武. 2004

[13]~(60)Co-γ射线辐射谷子干种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赵丽娟,马金丰,李延东,李祥羽,李志江,袁红梅,郭文栋. 2017

[14]~(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辐射效应. 徐华军,贺源辉,陈秀芳. 1992

[15]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的辐射敏感性. 王彩莲,慎玫,徐刚,赵孔南. 1990

[16]~(60)Coγ射线对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的辐射效应. 徐华军,贺源辉,陈秀芳. 1992

[17]~(60)Co-γ辐射对锦葵科3个树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秀芬,朱建军,王一涵,朱金兆,吴富兰. 2010

[18]普通小麦品种辐射敏感性模糊聚类分析. 冯志杰,王琳清. 1992

[19]不同类型栽培大麦叶绿素突变研究. 王彩莲,慎玫,徐刚,赵孔南,陈秋方. 1992

[20]荚果蕨绿色球状体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 余蓉培,李杨,李东,詹选怀,石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