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嵬

作者: 孙嵬;程志加;赫思聪;李晓光;徐长虹;张静;文松;王晓蔷;时丰敏;李春雨;周佳春;高月波;王立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粘虫;虫源地;种群动态;防治适期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9 年 41 卷 006 期

页码: 1260-1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 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结果显示:(1)粘虫迁入期的风向以西南风为主.迁入虫源地来自山东、 河北、 江苏、 安徽等省份,其中还有部分来自于朝鲜半岛,各旬之间有差异.(2)5月末到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高峰期,属迁入虫源;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由本地虫源及迁入虫源组成.(3)第1代成虫在吉林省产卵期为5月末到6月中旬,峰期6月上旬.部分年份5月末、6月中旬卵量也较大.(4)粘虫的幼虫种群全年有2个明显危害时期,分别是6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吉林省粘虫的春季虫源地及种群发生动态,提出了针对于第3代粘虫的测报工作的一些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及相近区域的粘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Q968.1%S433.4

  • 相关文献

[1]粘虫迁飞的种群动态监测与夜间扑灯节律研究. 张云慧,刘杰,江珊珊,汤清波,李祥瑞,李为争,程登发,祁俊锋. 2018

[2]济宁地区麦田粘虫种群监测及防治指标研究. 李文强,卢增斌,李丽莉,关秀敏,董松,叶保华,于毅,门兴元. 2017

[3]河南原阳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发生动态与虫源性质分析. 段云,陈琦,苗进,董嘉欣,王高平,武予清. 2023

[4]粘虫种群动态的计算机模拟. 王冬生,吴世昌,袁全昌. 1997

[5]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6]滇东南富宁稻纵卷叶螟的迁入过程与虫源地分析. 沈慧梅,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李向永,韦家贵. 2014

[7]2008年广西北部湾稻区稻飞虱初迁入过程分析. 沈慧梅,陈晓,胡高,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2011

[8]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 沈慧梅,吕建平,周金玉,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9]我国最早发现为害地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时间及其虫源分布. 陈辉,杨学礼,谌爱东,李永川,王德海,刘杰,胡高. 2020

[10]长江中游稻区夏季飞机航捕迁入褐飞虱的轨迹分析. 华红霞,邓望喜,李儒海. 2002

[11]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分析. 齐国君,吕利华,蓝日青,谢金宏,张伟群. 2013

[12]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 郑大兵,崔茂虎,何洪平,沈慧梅,胡高,陈晓,翟保平. 2014

[13]广东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析. 王政,齐国君,吕利华,胡芊,袁维熙. 2011

[14]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齐国君,芦芳,高燕,梁居林,蓝日青,张孝羲,翟保平,吕利华. 2011

[15]滇东南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与降落机制. 徐兰珍,谌爱东,赵雪晴,翟保平. 2016

[16]首次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路径及天气背景分析. 齐国君,马健,胡高,于永浩,谌爱东,高燕,吕利华. 2019

[17]褐飞虱生物型测定及其与迁飞关系分析. 罗善昱,韦素美,黄凤宽. 1999

[18]浙江入侵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虫源. 罗举,马健,武明飞,齐国君,刘杰,唐健,胡高. 2020

[19]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朱凤,张国,周晨,张海波,李艳红,王茂涛,田子华. 2024

[20]2020年江苏省稻飞虱虫源地及暴发成因分析. 张国,朱凤,于居龙,张新凤,周晨,张建华,赵来成,姚克兵,焦杨,束兆林.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