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粳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与毒性及其变化动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财林

作者: 雷财林;王久林;蒋琬如;凌忠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生理小种;毒力频率;抗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0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769-7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6年对北方粳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毒性频率分析的结果表明 ,小种 337、 2 37、0 0 3、 137和 537为该稻区的优势小种 ,不同地区优势小种的分布及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别。对病原菌群体进行毒力频率分析的结果发现 ,该稻区的稻瘟病菌对已知抗性基因 Pi- z、 Pi- zt、Pi- t和未知抗性基因近等基因系 F- 2 1- 6、F- 2 5- 3、F- 4 0 - 3、F- 59- 1和 F- 66- 10的毒力频率较低 ,在 2 %~ 10 %之间 ,这说明上述抗性基因和未知抗性基因抗源在水稻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了北京、天津和丹东地区在 3个不同时期 ( 1985~ 1987年、 1990~ 1992年和 1996年 )的稻瘟病菌群体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随着栽培品种的更替和时间变迁 ,各地稻瘟病菌群体结构都表现出日趋简单的趋势 ,主要小种的组成及群体毒力频率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外 ,本文还就栽培品种对病原菌小种分布的影响、抗病品种种植面积与毒力小种群频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2]河南小麦白粉病秋季菌源毒性结构的初步分析. 王锡锋,刘红彦,何文兰,张忠山. 1991

[3]2000-200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 2003

[4]1998—1999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 2001

[5]小麦抗病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选育研究. 辛志勇,徐惠君,谢皓,林志珊,张增艳,牛永春,吴立人,马有志,杜丽璞. 2003

[6]利用中国抗源区分强致病力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探讨. 练云,魏荷,王金社,张辉,雷晨芳,李金英,卢为国. 2022

[7]大豆抗灰斑病菌多个生理小种资源的筛选. 吴秀红. 2003

[8]我国稻瘟病菌对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性评价. 孙国昌,孙漱沅. 1997

[9]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对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的致病性分析. 董丽英,王群,刘树芳,郑凤萍,李迅东,杨勤忠. 2012

[10]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马辉刚,曹九龙,胡水秀,黄瑞荣,涂雪琴. 2006

[11]城特232抗瘟性基因分析研究. 徐建龙,林贻滋,奚永安. 1994

[12]四川省主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评价及病菌生理小种监测. 黄富,程开禄,潘学贤,刘牛,罗林明,卿雨文. 2000

[13]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防控技术研究. 杨秀荣,霍建飞,郝永娟,孙淑琴. 2020

[14]吉林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刘晓梅,郭晓莉,刘明一,李莉,孙辉,任金平. 2011

[15]源宝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宋江平,陈雨,汪文娟,潘大建,曲延英,陈全家,朱小源,李晨. 2014

[16]4套水稻稻瘟病鉴别品种对江苏地区主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分析. 张磊,张启军,程兆榜,杨豪,周益军,吕川根. 2010

[17]我国水稻当家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兼抗反应初探. 黄世文,袁筱萍,邱德文,沈瑛,吕福英,许谓根. 1990

[18]关于2001年稻瘟病发生情况的调查. 张三元,赵国臣. 2002

[19]2002~2005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 郭晓莉,刘晓梅,苑克凡,李莉,任金平,孙辉. 2008

[20]中浙优系列组合对稻瘟菌的抗性现状. 肖丹凤,王玲,黄世文,彭丝珊,刘连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