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左文健

作者: 左文健;陈惠琴;李晓东;王振辉;戴好富;王金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属;mateglycoside D;香草醛;没食子酸

期刊名称: 中草药

ISSN: 0253-2670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18-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HPLC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teglycoside D(1)、咖啡酸甲酯(2)、香草醛(3)、没食子酸(4)、咖啡酸(5)、β-谷甾醇(6)、对羟基苯甲醛(7)、阿魏酸(8)。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张凤琴,刘国民,周鹏,徐立新,郭安平. 2004

[2]中国冬青属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 周鹏,祝亚云,刘博,李飞,黄婧,张敏. 2022

[3]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张涛,张开心,董梦雅,张兰祥,梅向东. 2016

[4]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 李娜,金惠玉,徐飞,初众,张彦军. 2017

[5]超临界萃取气质联用定量分析香草兰四种物质. 朱红梅,刘佳琪,徐飞,张彦军,田建文,胡辉. 2018

[6]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 王新伟,赵滢,沈育杰. 2011

[7]贵州小叶苦丁茶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进一步探索.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王彤. 2007

[8]苦丁茶名称的演变、植物种类及保健价值. 鄢东海. 2007

[9]木犀科苦丁茶粗壮女贞在石漠化生态治理中的种植试验与示范. 黄凌昌,陈超文,鄢东海,梁远发,令狐昌弟,刘国民. 2015

[10]农业气象条件对苦丁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陶忠良,周兆德. 2001

[11]苦丁茶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种. 陶忠良. 2001

[12]苦丁茶病虫害发生趋势初探. 蒋光藻. 2006

[13]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朱科学,刀春丽,顾文亮,徐飞,谭乐和. 2020

[14]2种苦丁茶中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含量调查分析. 李汉敏,陈岩,耿安静,王富华,邹素敏,刘帅. 2017

[15]苦丁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保健作用的研究现状. 安玉红,任廷远. 2009

[16]丁果胶囊的急性毒性研究. 董文化,梅文莉,杨皓杰,梁定键,戴好富. 2016

[17]大叶冬青苦丁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庄辉发. 2009

[18]苦丁茶的保健功能研究与开发前景. 王文亮,王守经. 2008

[19]无公害苦丁茶生产技术. 欧阳欢,谭乐和,朱红英,赖剑雄. 2004

[20]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陈亮,周智修,舒爱民,刘晓.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