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秀莲
作者: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广适性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1007-7774
年卷期: 2011 年 1 卷 010 期
页码: 6-10
摘要: 为给北方苦荞生产中提供合理利用'晋荞麦2号'的依据,根据2006-2008年度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和2008年度国家苦荞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和2008年国家苦荞生产试验中,'晋荞麦2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006.0kg/hm2和2152.5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3%和24.4%;高稳系数分别为39.80%和5.4%,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1.58%和38.85%,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适应度分别为48.7%和100%,均高于对照'九江苦荞'.由此得出,'晋荞麦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熟苦荞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品质好,适宜加工各种苦荞保健产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在中国北方苦荞种植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7
- 相关文献
[1]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2]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004综合表现及利用前景分析.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陈渝. 2008
[3]国审小麦新品种偃展4110的综合表现及利用前景分析.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杨辉. 2004
[4]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伯群,余国东,周凤云,马强,廖敦秀,张丕辉,石有明,张继君,杨明. 2010
[5]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2009
[6]小麦新品种苏麦8号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黄卫华,蔡金华. 2014
[7]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分析. 温明星,曲朝喜,李东升,陈爱大. 2014
[8]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9]稻花;可以做国花吗?. 庞乾林. 2015
[10]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探讨. 孙道杰,冯毅,王辉. 2006
[11]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特性研究. 卜俊周,魏建伟,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9
[12]华南广适性超级常规稻株型特点初探. 刘军,江奕君,高云,刘传光,白嵩,涂从勇,林青山. 2005
[13]水稻均衡增产的育种策略. 邢俊杰,张武汉,舒服,邓华凤. 2013
[14]早熟区粒用高粱高产育种应重视的问题. 郭中校,李玉发,高士杰. 2007
[15]我国未来农作物品种状况的定位和展望. 李维科. 2008
[16]再论中国粒用高粱育种方向与策略.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 2008
[17]四个小麦新品系. 张存良. 2001
[18]小麦品种冬春性、抗寒性与广适性的关系.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赵振东. 2012
[19]广适性国审稻品种天优35的选育与应用. 徐海峰,龙武华,张大双,闫志强,张习春,姜敬伟,朱速松. 2024
[20]不同水分条件下广适性小麦品种中麦175的农艺和生理特性解析. 李兴茂,倪胜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和田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杨存明;田可川;张文浩;刘黎;阿布力克木·阿地力;李雪;梁贵晨;赵志文;李超;高伟;黄锡霞;田月珍
关键词:和田羊;FecB;产羔数;生长性状
-
花生精准调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张俊;臧秀旺;高伟;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崔亚男;郝西;刘娟;张俊;高伟;张朋磊;刘梦雅;张曼;刘兵;刘海礁;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干旱胁迫;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家蚕新品种"川蚕31号"试养初报
作者:刘立志;卢梦瑶;高伟;蒋亚明;张程;肖文福
关键词:川蚕31号;试养;试缫;技术处理
-
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绿豆新品种'并绿11号'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赵雪英;朱慧珺;张泽燕;闫虎斌;高伟;张丽娜;王茜;张耀文
关键词:绿豆;品种选育;机械化;栽培技术
-
不同储藏方式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张俊;崔亚男;张朋磊;张曼;高伟;刘娟;郝西;刘梦雅;董文召;臧秀旺
关键词:储藏方式;花生;发芽;生理活性
-
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研究
作者:费滕;郎庆龙;夏兴宏;王连珍;孙娟;高伟;李立峰;于艳
关键词:柞园;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物质循环;生物量;模型;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