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冬冬
作者: 石冬冬;常碧影;石波;田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莠去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饮用水;代谢物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12 年 14 卷 06 期
页码: 145-1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奶牛饮用水中莠去津及其6种代谢物残留的同步分析方法。利用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莠去津及其代谢物在0.4~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0.03~3μg/L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除脱异丙基羟基莠去津的较低(64.17%)外,其他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1.31%~116.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2.03%。7种目标物的检出限为0.01μg/L,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且简便、快速。
分类号: S859.8
- 相关文献
[1]多功能净化柱和固相萃取双重净化-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青贮饲料中莠去津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石冬冬,常碧影,石波,张萍. 2012
[2]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阿特拉津及其两类代谢物的残留. 石冬冬,常碧影,刘庆生,石波. 2013
[3]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残留. 王宽,魏龙兵,任业双,潘兴鲁,吴小虎,徐军,董丰收,郑永权. 2023
[4]基于LC-MS的紫娟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变化规律研究. 解东超,戴伟东,李朋亮,谭俊峰,林智. 2016
[5]呼和浩特地区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危害因子风险评估. 李国银,冯小慧,王秋渝. 2014
[6]两种种植体系下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化. 宋效宗,赵长星,李季,王小兰,吴钢,Cheruth Abdul JALEEL. 2008
[7]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 贾立明,陈鑫,林楠,赵伟,杜英秋. 2016
[8]离子色谱法测定农村饮水中痕量溴酸盐的研究. 陈蕊,王晓丽,高怀友,傅学起,石英琳. 2005
[9]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饮用水中的Mn~(2+). 朱正义,杨桂朋. 2016
[10]辽宁省三种类型作物产区饮用水硝态氮污染状况研究. 刘晓晨,汪仁,孙占祥. 2008
[11]微电极法测定饮用水中锰离子含量. 孟庆一,徐志远,肖雨诗,曹强,黄蓉,张静,闫江,吴立冬,魏淑华. 2020
[12]宁夏村镇饮用水中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朱美霖,杨晓莉,赵建明,于永军,田锋,朱新忠. 2020
[13]基于超疏水基底的水中微量铅元素的LIBS快速测量方法. 叶松,陶玉恒,董大明. 2019
[14]辽宁省粮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研究. 汪仁,解占军,华利民,宫亮,包红静,刘艳,牛世伟. 2009
[15]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7种无机阴离子. 李红敏,赵爽,王静. 2015
[16]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6种阴离子. 戴礼洪,刘岩,王迪,陈春,瞿巧钰,刘潇威. 2012
[17]饮用水中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生成影响研究. 张若琳,曹康玲,满涛,王永京,张明露,王攀,任连海,李成. 2021
[18]臭氧消毒水中溴酸盐生成及其控制. 王文生,陈存坤,于晋泽,纪海鹏,贾凝. 2014
[19]日常主要饮用水及其特性. 尹军峰. 2018
[20]微囊藻毒素诱发癌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萍,钟儒刚,崔海信,曾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数字化在奶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超;田园;王礞礞;韩萌
关键词:奶业数字化;智慧养殖;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
-
我国乳品加工业75年科技创新发展历程概述
作者:王晶;王礞礞;田园;肖鑫鑫;张超
关键词:乳品加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液态奶
-
共培养干酪乳杆菌NA-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施琳波;彭晴;徐小轻;张宇微;杨硕;田丹丹;何孟欣;石波;乔宇
关键词:共培养;乳酸菌;抑菌;条件优化
-
一种真核表达的抗H5N1-M1入胞单分子抗体的生物活性评价
作者:孙赫;王瑜;蔄弘扬;邱玥;田园;李泽鸿;岳玉环
关键词:流感病毒H5N1;M1蛋白;单分子抗体;真核表达;生物活性
-
选择性干奶期治疗在奶牛场中的应用与关键点控制
作者:韩萌;张子淇;王礞礞;田园;王晶
关键词:选择性干奶;奶牛;乳房炎;奶牛场;管理
-
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被膜状态下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马蓝;彭晴;徐小轻;杨硕;张宇微;田丹丹;施琳波;石波;乔宇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转录组;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作者:黄尚书;方巍;高磊;田园;孙耿
关键词:植物修复;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治理模式;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