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围隔实验研究鳙在亚热带贫-中营养水库的下行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帅营

作者: 赵帅营;孙育平;韩博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滤食性鱼类;低营养水平;级联效应;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大型枝角类;营养循环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鳙在低营养水体中的下行效应,于秋冬季节在流溪河水库开展了原位围隔实验.该实验在水库原水中进行,并根据鳙的生物量(0 g·m-3 和 3 g·m-3)设置了对照组和有鱼组.研究结果显示:总氮(TN)、总磷(TP)、氮磷质量比(TN:TP)和叶绿素(Chl a)在加入鳙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所有围隔中浮游动物群落均是以小个体种类为主,缺少大型枝角类.鳙的存在促进了轮虫和剑水蚤丰度的增加,但降低了枝角类和哲水蚤的丰度,并导致枝角类、桡足类及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有鱼围隔中甲壳类的平均体长(352-396 μm)显著低于对照组(547-592 μm).添加鳙使浮游植物优势门类绿藻与大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 μm)的生物量显著升高,但对优势门类硅藻、金藻和甲藻、小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 μm)以及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鳙对浮游动物群落产生了强烈的下行效应,对浮游植物群落则未产生明显的级联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缺少大型牧食性枝角类的低营养水体中,鳙在低温季节对水质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分类号: Q178.1

  • 相关文献

[1]卡拉白鱼混养塘的水质与浮游生物组成. 王信海,张树林,刘俊得,丁辰龙,蔺玉华. 2014

[2]乌江流域秋季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闵文武,向艳,王霞,王伟,王雪,曾圣,黄福江. 2019

[3]乌江流域秋季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闵文武,向艳,王霞,王伟,王雪,曾圣,黄福江. 2019

[4]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浮游生物资源现状及其季节动态. 马宝珊,杨学峰,谢从新,霍斌,丁慧萍. 2015

[5]丰水季北京汉石桥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分析. 刘盼,张清靖,贾成霞,曲疆奇. 2013

[6]大罗圈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赵晨,孙佳伟,尹增强,王慧博,王乐,宋聃,都雪,赵玉财,孙洋,霍堂斌. 2023

[7]三峡库区3条支流夏季浮游生物现状及多样性分析. 但言,沈子伟,余凤琴,李燕,张燕. 2021

[8]松花江哈尔滨段冰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李喆,霍堂斌,唐富江,王念民. 2014

[9]嘉陵江合川段浮游生物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恕桥,但言,李燕,沈子伟,余凤琴. 2022

[10]北盘江大峡谷流域浮游生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杨丹丹,周贤君,陈江凤,罗华辉,李君轶,安苗,姜海波,邵俭. 2021

[11]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李静,崔凯,卢文轩,程云生,蒋阳阳. 2015

[12]泥河水库浮游与底栖生物资源调查报告. 李佳民,孙志鹏. 2023

[13]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志斐,李家磊,王金林,谢骏,余德光,王广军. 2018

[14]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陈雷,徐兆礼,姚炜民,张钊,陈胜,蔡圣伟,鲍旭平. 2009

[15]荣成天鹅湖海草床及其邻近裸沙区浮游生物的时空变化特征. 路加,郭栋,余思湉,李文涛,张沛东. 2023

[16]长江荆江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杰,王珂,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0

[17]冬水田典型生境类型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 白耀宇,庞帅,殷禄燕,宋艾妮,祝增荣. 2018

[18]滤食性鱼类在淡水渔业中的碳汇作用初探. 陈中祥,牟振波. 2011

[19]以δc分析有机粪肥养鱼池中鱼类生长能源的初步研究. 郭贤桢,方映雪,王继坤,方秀珍,刘志云. 1987

[20]CO_2浓度升高对媒介昆虫及其所传植物病毒的影响研究. 谭晓玲,戈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