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桉树人工林与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宏伟

作者: 杨尚东;吴俊;刘永贤;熊柳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壤;桉树;马尾松;阔叶林;土壤肥力;生态质量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575-5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广西红壤区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PCR-DGGE以及稀释平板法等现代和传统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生物学性状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对林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效果虽逊于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此外,桉树人工林土壤中涉及碳、氮、磷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低于天然阔叶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同样表征土壤肥力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也逊于天然阔叶林,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在两种人工林之间无规律性的差异。同时,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以及均匀度(EH)指数均逊于天然阔叶林,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桉树对林地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虽不及天然阔叶林树种,但与广西乡土树种马尾松林的生态效应相仿。

分类号: S154.1

  • 相关文献

[1]南方红壤区西南桦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比较. 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2014

[2]海南岛桉树人工林营养与施肥. 华元刚,茶正早,林钊沐,罗微. 2005

[3]海南岛桉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茶正早,黎仕聪,林钊沐,窦志浩,温茂元. 1999

[4]香根草篱和稻草覆盖对红壤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胡惠文,周利军. 2015

[5]余江县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平,熊又升,王兴祥,梁圆. 2010

[6]镁肥对小白菜产量、矿质元素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东风,王利民,李卫华,邱孝煊,罗涛. 2017

[7]外源氮在中、低肥力红壤中的转化与去向研究. 邵兴芳,申小冉,张建峰,徐明岗,张文菊,黄敏,周显. 2014

[8]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吕晓男,陆允甫,王人潮. 1999

[9]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肥力特征. 张璐,文石林,蔡泽江,黄平娜. 2014

[10]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炼山后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生态评价. 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2013

[11]红壤高产稻田系统能量转化特点及其肥力效应的研究. 林贤青,许德海,禹盛苗,李马裕,涂以芳,陈宏伟. 1995

[12]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尹其悦,王登芝,王乐乐,安晓娟,李萍. 2013

[13]北京山地不同阔叶林型下土壤脲酶动力学与热力学特征. 王乐乐,戴伟,聂立水,曹均. 2010

[14]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及生态保护优先区域识别. 王凡荣,肖景峰,李哲勤,余德. 2024

[15]城市居住空间生态质量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陶静娴,王仰麟,刘珍环. 2012

[16]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英文). 王绍强,王军邦,张雷明,肖治术,王锋,孙楠,李岱青,陈斌,陈敬华,李悦,王小博,王苗苗. 2019

[17]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英文). 王绍强,王军邦,张雷明,肖治术,王锋,孙楠,李岱青,陈斌,陈敬华,李悦,王小博,王苗苗. 2019

[18]马尾松松粉主要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株间差异性分析. 陈中爱,王港,耿阳阳. 2016

[19]牛大力马尾松林下种植技术规范. 闫志刚,黄小华,黄芩芬,施力军,韦荣昌,吴庆华. 2020

[20]马尾松和青冈凋落物对紫茎泽兰生长的影响. 刘晓燕,曹坳程,丁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